夏朝的文化 看遍夏朝文化兴衰全景
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夏朝(约为前2000年—约前1600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史书记载夏朝有万国, 所以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大陆马克思主义史学则认为,夏朝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文物(公元前1600年以前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 所以其文化/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但是由于迄今为止,在考古学上还没有找到夏朝存在的文字依据(最早的文字记载出于西周初期),因此,其真实存在性没有得到正式确认。但是也不能否认夏朝的存在, 因为如果当时的文字书写在一些不易保存的物品上, 流传不下来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商朝的存在也是因为甲骨和青铜器是容易保存的物品才得以证实. 史书记载“禹时五星累累如贯珠,炳炳若连璧。”经过全面计算,公元前1953年2月26日有一次很好的五星聚会,这可以作为估定夏代年代的参考。
夏文化概念的明确
什么是夏文化,早在1959年豫西调查过程中,徐旭生为实施他的探索,分析了文献并结合当时考古学研究的成果,提出了探索夏文化应注意夏文化存在的时间、地域与文化特征等问题,认识到“把夏文化和龙山文化两个名词完全等同起来还是不适当的”。他认为“夏文化一词很可能指夏氏族或部落的文化”,并提出了豫西和晋南两个探索区域;他还提出了探辨夏文化特征的方法,即可以从夏氏族或部落活动的范围以内去研究夏文化有什么样的相同的或相类的特征,再到离它活动中心较远的地方看看这些地方的文化同前一种有什么样的差异。但对“夏文化”的概念没有具体明确。
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一说14代、17王,主要是大禹是君主还是部落联盟首领有争议的问题),约400年,后为商朝所灭。
夏代的建立,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是,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会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首领,以期对他的地位予以确认。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不出席钧台之享。夏启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这次战争的胜利,使新生的政权得到初步巩固。一种新制度的建立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一个新政权的产生,也面临缺乏统治经验的问题。
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权,即使是在起进步作用的上升阶段,也改变不了统治者剥削、掠夺和贪图享乐的本性,统治集团内部围绕权和利的争夺成为不可避免。因此,夏启死后,出现了五子争权斗争。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有穷氏的首领羿乘机夺取了政权。直至后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杀,相之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乘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出兵打败了寒浞父子的力量,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就是夏代历史上出现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和「少康中兴」的事件。
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他日夜与妹喜饮酒作乐,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顾,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桀。大臣忠谏,他囚而杀之。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商汤看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乃以「天命」为号召,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要求大家奋力进攻,以执行上天的意志。鸣条之战,商汤的军队战胜夏桀的军队,桀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一个强大的国家经历了四百余年历史,却被一个小国所灭,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惊与思考,所以后来出现了「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告诫。
王城岗城址性质的讨论
1977年11月,因登封王城岗城址的发现,召开了“登封告城(王城岗)遗址发掘现场会”,讨论王城岗城堡基址的性质、“夏文化”的定义、哪种文化应为夏文化等问题。夏鼐在会议总结中就夏文化的定义指出:“‘夏文化’应该是指夏王朝时期夏民族的文化”。这是夏文化探索过程中首次明确阐述的“夏文化”的概念,从理论上明确了夏文化探索的内涵。
对王城岗城址的年代基本上明确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而对王城岗城址的性质提出了多种看法。其中,一种意见认为王城岗城堡的出现是进入阶级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很可能是夏代初期的城址,有研究者进一步认为它是“禹都阳城”。另一种意见认为,原始社会的部落也可能有了城堡,王城岗城堡太小了,时间应早于夏代,可能属于原始社会晚期。
这两种观点截然不同的意见,伴随着1981年对王城岗城址发掘告一段落之后,又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其中安金槐力主王城岗是夏代初期的重要城址,可能就是“禹都阳城”。他在《近年来河南夏商文化考古的新收获》一文中列举了6条理由给予论证,并于1983年5月在郑州召开的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上又作《试论登封王城岗龙山文化城址与夏代阳城》一文进行全面阐述。李先登、京浦、贾峨等亦持相同的看法。持不同看法的研究者亦发表多篇论文。如杨宝成《登封王城岗与“禹都阳城”》一文,针对安金槐提出的论证王城岗为禹都阳城的五点理由进行了商讨。其他还有马世之的《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址试析--兼论登封王城岗非夏都阳城》、许顺湛的《登封王城岗小城堡质疑》、董琦的《王城岗城堡遗址分析》等。
王城岗城址性质的讨论,为后来对距今4000年以前城址的探索与研究有重要的启迪。
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的讨论
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徐旭生在河南省偃师县发现了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是个什么文化呢?二里头文化是介于龙山文化和早商文化中间的一种青铜时代文化。
1973年在二里头遗址全面揭露了一号宫殿基址(属二里头遗址第三期)并将二里头文化分为四期之后,1975年,佟柱臣及李民、文兵分别发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首次发掘二里头遗址后提出的二里头遗址的早期遗存可能是商汤建都以前的看法,提出了二里头文化的一部分(一期)属夏文化的问题。而全面讨论二里头文化是否为夏文化或一部分为夏文化问题,也是在1977年11月召开的“登封告城(王城岗)遗址发掘现场会”上提出的。代表性意见有两种。一种意见以赵芝荃、殷玮璋等人为代表,认为二里头文化一、二期为夏、三、四期为商,其主要论据是将二里头遗址第三、四期作为商汤所都的西亳。另一种意见以邹衡为代表,认为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都属夏文化,其主要论据是将郑州商城作为商汤都城,即郑亳说。1980年与1981年,孙华、田昌五又相继提出了二里头文化三、四期分属夏、商文化的观点。
在短短的四年内(1978~1981年)发表的这方面的讨论文章达40多篇,掀起了夏文化研究的热潮。1983年5月,在郑州召开了以夏文化探索为中心议题的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通过这次会议,夏文化的探索在更广的范围内展开。与此同时,在距二里头遗址五、六公里处发现了偃师商城,遂提出了偃师商城为汤都西亳的问题,使二里头文化属夏文化的讨论又得以深入进行。在夏文化探索中,上述这些研究热点的形成,极大地推动着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展开,而探索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发现,则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中国考古学界经过了四十多年的研究,后面二十来年,互相争论,争论得非常激烈,那是很有名的了,发掘的文物有多少?大概有四百多片。最后终于在1997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在河南省偃师县召开了一个全国性的夏商前期的年代学的商讨会,讨论它的年代。在这个会上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这个是很不简单的,争论了三四十年没有一个结果,夏商周断代工程开全国性的这么一个会,大家一致赞成二里头文化1-4期就是夏文化。
为什么二里头文化1-4期是夏文化而不是商文化
第一点就是关于它的年代。这个年代就牵扯到郑州商城,就是刚才提到郑州发现的这个商城,郑州商城已被确证为商汤的首都,商朝首都叫什么名字呢,叫做亳都,还有一个城就是偃师,偃师也发现一个商城,经过考订它应该是早商的,早商时候的离宫,正式首都在郑州,还有个离宫在偃师商城,这是在考古发现上很重大的发现,很了不得的发现,这两个地方,特别是郑州。
而在地层上面,这两个城,这是我们考古的专用名词,在地层上面,在层位上面,这两个城都晚于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比这两个城都要早,所以二里头文化必然是早于商汤的时候。它比商汤的首都还要早,那当然就到了夏朝了,因为商是接着夏朝来的,就到了夏朝这个年代了。
第二讲文化的分布,就是夏文化和商文化是不是一样呢?不一样,分布情况不一样。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西部和山西省的西南部,当然还有其它的地方,与古代文献上所记载的,关于夏人,就是夏朝的人,他们活动的范围是相合的。再就是先商文化。先商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和河南省的太行山的东边,河北省的西南和河南省的北边,太行山的东边,主要在这个区域,它和夏文化分布得完全不一样,但是它的年代是相同的,很接近的。这就说明了什么呢?就是夏文化和商文化它们是平行发展的,就得到这么一个规律了,同时存在,同时发展,但是在不同的地区。这是考古上一个很大的发现,这又是一个很重要的证据,这是从文化的分布来看,本来先商或夏它的年代是相同的,它分布的地域是不一样,恰好在考古上得到证明。
第三点证据,就是文化特征的不一样。因为文化特征在我们考古学上面是比较复杂的,很多的,我这儿举最主要的文化特征讲一下。现在就讲这个二里头文化的最突出的酒器,就是喝酒的一种器物,叫做什么呢?叫做鸡彝,这是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合金铜爵商文化最突出的酒器叫什么呢?这叫做斝,那个字念jiɑ(假)。周朝最主要的酒器是。这三个酒器把它区别出来有什么意义呢?因为根据文献的记载,根据什么记载呢,就是根据《礼记·明堂位》:"灌尊,夏后氏以鸡彝,殷以斝,周以黄目"。所谓"以"就是用,饮酒究竟用什么器物,它这儿记载得非常清楚,三个朝代夏商周不一样,恰好我们从考古的发现来看,正是如此,正是不一样,这就把夏商周区别开来了,所以这是文化特征,抓住一个最主要的证据。既然鸡彝同夏文化联起来了,这也就直接证明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这是古文献上的根据,这是第三个证据。
二里头宫殿复原图第四个证据就是国家的象征。我们知道夏王朝既然是中国文明的开始,它就应该有了国家。那么你现在从考古上证明,是不是有国家呢?这就是个问题了,如果有国家,这当然又是一个很重要的证据了。当然在考古上面,国家是比较抽象的,你怎么证明一个国家的存在呢,这个很不好证明,但是我们考古学上面也有方法,可以证明。在二里头遗址中间发现了一座大型的宫殿遗址,所谓宫殿遗址就是当时王住的那个遗址,住的地方。这有多大的规模呢?它的面积达到一万平方米以上。大家可以想一想,一万平方米,大概跟现在故宫的太和殿也差不了太多了,你想这在几千年以前出现这么大的宫殿,你说它这不是国家的一个象征是什么?何况进一步考证,这个宫殿是什么?这个宫殿是宗庙,那上边写的宗庙,证明它是宗庙。有宗庙的出现,直接证明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因为宗庙它不仅是祭祀用的,而且作为行政的场所,就是官府衙门,有官府衙门,它不是国家是什么?这就直接证明了国家的出现。这同文献上记载的夏朝本来就是中国最早的国家是一致的。
夏朝虽然有国家,它同商朝来比,恐怕就没法比了,它的层位,应该比商朝要低得多,它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商朝的国家组织形式各方面都比较全了,但是夏朝恐怕就很难达到这一点,它就是刚开始有国家,文明起源刚开始,刚开始不一定面面俱到,不一定都弄得像商朝一样那么合适。商朝实际上也不行,商朝同周朝比,那又差一块了。二里头遗址出土的
由于流传至今有关夏代的史料十分匮乏,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该书《殷本纪》中记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因此《史记·夏本纪》中所记的夏代世系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可信的。这样,在考古学家对安阳殷墟、郑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质文化遗存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课题,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而恢复夏代历史。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因为传说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大多同这两个地区有关。1959年开始「夏墟」调查,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来在豫西、晋南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标逐渐缩小。
关于夏的描述
最早的宫殿
二里头遗址上层发现的大型宫殿基址,是反映这一时期建筑水平的代表性遗存,已经发掘的两座宫殿遗迹都建筑在夯土台基之上。1号宫殿位于遗址中部,为整体略呈方形的夯土基址。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高0.8米。基址北部正中,为一座略高起的长方形台基,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米,四周有檐柱洞,可复原为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四阿重屋式的大型殿堂建筑。殿堂前是平坦的庭院;围绕殿堂和庭院的四周是廊庑建筑;夯土台基正南边缘中部是大门。其东北约150米,为2号宫殿基址,南北长72.8米,东西宽58米。殿堂同样建筑在基址北部的长方形基座上,可复原为面阔三大间、进深一大间带有回廊的宫殿建筑。殿堂南面是庭院,发现有地下排水管道。围绕殿堂和庭院有北墙、东墙、东廊、西墙、西廊,南面亦有廊和大门。大门中间是门道,两侧为塾。这两座由殿堂、廊庑、庭院、大门等单位建筑组成的宫殿,布局严谨,主次分明,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其形制开中国宫殿建筑之先河。
生产工具
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骨角器和蚌器也还在使用,在一些房基、灰坑和墓葬的壁土上留有用木质耒耜掘土的痕迹。当时的劳动人民使用这些比较原始的工具,发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平治水土,发展农业生产。虽然至今还没有在夏代的遗址中发现较大的青铜器,但在二里头文化遗存中有青铜铸造的刀、锥、锛、凿、镞、戈、爵等工具、武器和容器,同时还发现有铸铜遗址,出土有陶范、铜渣和坩锅残片。
出土的铜容器系采用复合范铸成,反映当时的铸铜工艺已有一定规模和水平手工业发展.除青铜器外,在二里头遗址里,还发现有制造骨器的作坊和陶窑遗址。出土的陶器在形制、纹饰和器物群的组成等方面,都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既不同于河南龙山文化,与代表商代前期的郑州二里岗文化也有一定的差别。
此外,还出土有成批的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的玉器,有绿松石镶嵌的装饰品,还有石磬一类的乐器,手工业的制作技术和内部分工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据早期传说记载,夏代时,人们用秫酿酒,说明谷物的产量提高了。
干支纪年纪日法
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夏朝是奴隶制的开端,生产工具有改进,用木制的耒、耜翻土播种,用石刀、蚌镰收割庄稼,已有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纪日法,起源是很早的。夏代末期的帝王有孔甲、胤甲、履癸(桀)等,都用天干为名,说明当时用天干作为序数已较普遍。
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现存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它按夏历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每个月中的星象、气象、物象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保存了我国最古的比较珍贵的科学知识。
原始文字
从仰韶文化到大汶口文化,已经出现,并在逐步发展中。在殷墟等处发现的甲骨文字和金文,是我国现已发现的较早的文字,是基本成熟的文字。从殷墟时代上溯到夏初,不过八九百年,夏代已有文字和文献记录,是无可怀疑的。
夏朝军队
夏朝军队,是维护暴力统治的重要手段。禹征三苗,称他所统领的军队为“济济有众”;启征有扈,严厉告诫所属的军队要严格听从他的指挥。足见当时已有强大的军队。
奴隶制刑法
到夏王朝建立之后,为了进一步加强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就在以往的基础上制定了《禹刑》,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奴隶制法典。
太康失国
当夏王朝的统治基本稳定之后,以启为首的贵族统治者,就肆意奴役和剥削广大庶民群众,放纵于“淫湎康乐”的生活。启死之后,由子太康继立,夏王朝内部发生内讧。
先有“五子”(太康的兄弟五人)争立,接着又有武观叛乱,广大庶民群众就借此展开了强烈的反抗斗争。这就使有穷后羿有机可乘,他“因夏民以代夏政”,一度夺取了夏王室的统治权力。
有穷后羿,以善射见称,是东方夷人诸部势力比较强大的首领之一。当夏王室发生内乱,统治力量大为削弱的时候,他攻入夏都,赶走太康。但后羿也是一个残暴的统治者,他自恃有强大的武力,“不修民事”,只管田猎游乐,把政事交给寒浞经营。后来,寒浞又勾结后羿的“家众”,杀死后羿及其家属,篡夺了统治权。
少康中兴
太康失国,与弟仲康一同逃往东方,不久就死去。仲康子相在帝丘(河南濮阳县南),依靠斟灌(山东寿光县东北)等东方诸侯。
同时,又有夏的贵族靡带领一部分余众逃往有鬲(山东德州市附近)。寒浞杀死后羿,大力消除亲夏势力,又攻杀相于帝丘。当时,相的妻子缗已经怀孕,从墙洞逃出,逃回母家有仍(山东金乡境),生子少康。少康长大后,积极招纳夏的余众,作恢复夏王朝的准备。
靡在有鬲,也在收集残存力量,与少康相配合。最后,终于灭掉寒浞,由少康称王,重新恢复了夏朝的统治地位。
由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前后经历了大约四十年左右。这一曲折而复杂的斗争事实说明,当国家开始建立的时候,就已存在着激烈的阶级斗争和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夏王朝因为拥有比较深厚的社会基础,才能恢复它的统治,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少康以后,由季杼继立。
诸侯的叛离
夏王朝到了帝孔甲时,开始转入后期,《史记·夏本纪》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他的淫乱暴虐激起了群众的反抗斗争。夏王朝的统治制度从此遭到破坏,引起不少诸侯国的叛离。从孔甲开始,夏朝逐步走上了衰乱的道路。
孔甲三传到桀(履癸),桀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继立时,为了制服叛离的诸侯,以武力威逼东方的许多邦国,在仍举行朝会,结果反而激起了有缗(山东金乡东北)等更多诸侯的叛乱。夏桀出兵征讨有缗,有缗虽然战败了,但夏朝也为之元气大伤,加速了它的灭亡。
夏王朝灭亡
《史记·夏本纪》说:“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这说明夏桀对广大庶民群众是极其凶狠残暴的。广大群众愤怒地发出了“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的呼声!
外而诸侯叛离,内而众人反抗,夏桀的统治已经无法维持下去了。此时,商汤已在东方的孟诸地区兴起,他乘机兴兵伐夏。夏桀势孤力穷,战败逃亡,死于南巢(安徽巢湖北岸)。夏亡。
从禹到桀,共传十四代、十七王。夏王朝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统治了约五百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