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唐朝历史 > 唐朝审美真的是“以胖为美”吗

唐朝审美真的是“以胖为美”吗

新之助 2015-11-19
\

唐朝女性
  唐朝人的容颜贯穿千年,至今仍广见于各种字画之上。对于唐人之美,一般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认为唐朝人审视女性时“以胖为美”,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凡是持此类观点的文章,主要理由是:唐朝留存下来的美女雕像和图画,虽然工艺有别,年龄有少女、少妇之差,但大多面如满月、丰颊秀眉、腰肢圆浑,其装扮袒露而大胆。即使被今人誉之为中国古代第一美人的“捧杯侍女”,除了婀娜的捧杯姿态与众不同之外,其基本特征仍然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
  其中,支撑这种观点的最有力证据,还在于他们认为,唐代现实生活中脱颖而出的两位绝代佳人----女皇武则天和贵妃杨玉环,都可视为“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的样板。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以美貌、智慧和胆识一步步走向了权力的巅峰。虽然当时没有有效记录她真切容颜的方法与途径,但从史书中“方额、广颐、凤颈”的描写中大致断定,她正是凭着宽额头、丰脸颊、圆浑而重叠的颈部及富态形象赢得了“媚娘”的地位,从而为她进一步接近权力中心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更是家喻户晓、流传千古的胖美人典范。
  还有文章进一步指出,造成唐朝“以胖为美”的历史根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唐代繁荣昌盛、丰衣足食,正如诗圣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其次,唐代开放兼容并包,国力强盛与文明发达,使唐人充满自信,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130多个。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不拘于传统,眼界开阔,热烈放姿。第三,统治者的血统也决定了唐人对健硕的体魄更易亲近。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大贵族独孤如愿,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至少有一半是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造就和需要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
  笔者通过翻阅一些相关资料与史料记载,发现上述观点并非十分正确,无懈可击。实际上,这种说法确实存在不准确之处,存在难以自圆其说的方面。故而,我斗胆提出,唐朝并非真正都是“以胖为美”。其理由有五:
  其一,以“绘画”为证。“簪花仕女”身材纤瘦人们之所以认为唐朝女人以肥胖为美,依据主要有杨贵妃的体态以及唐代宫廷绘画和仕女画中的女子形象等。但我们只要认真分析比对,就不难发现,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画中的宫女、仕女,根本说不上肥胖。《步辇图》中的九个宫女,簇拥着李世民缓缓而行,有抬辇子的,有打伞盖的,有举扇子的。她们的身材,实在都是相当纤瘦的。《簪花仕女图》中的女子大约是身份较为高贵、年龄稍大一些的缘故,身形略显丰满,但站立姿态无不娉婷袅娜,轻盈如春风拂柳。她们的身材,仍然完全可用“苗条”来形容。若真是女子都“以胖为美”的话,为何不在画家笔下都展现她们的富态呢?
  其二,以“常识”为证。时至今日,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记载可以表明,杨贵妃受到唐明皇的宠爱,是因为她的肥胖或丰满。相反的,倒是有文献记载了杨贵妃有体胖惧热的情况。例如,《开元天宝遗事》说她“素有肉体,至夏苦热”。但杨贵妃的“素有肉体”,绝不至于到今天人们所说的肥胖程度,顶多就是有点肌肉而已,也就是《杨太真外传》上所说的 “微有肌也”。一个擅长舞蹈(《霓裳羽衣舞》是她的代表作)的人,平日肯定少不了肢体运动,说胖也不可能胖到哪里去,说有点肌肉却是较正常的状态。
  从另一个角度看,实际上,唐明皇对杨贵妃身上的肌肉并不欣赏。《杨太真外传》上说,一次唐明皇在百花院便殿看《汉成帝内传》,杨贵妃见后问看什么书。唐明皇笑道:“不要问,你若知道了会心里难受的。”杨贵妃抢过书,看到书上写着:“汉成帝获飞燕,身轻欲不胜风。恐其飘翥,帝为造水晶盘,令宫人掌之而歌舞……” 这时唐明皇就以开玩笑的口吻说:“你就比她禁得起风吹。”杨贵妃不服,十分自信地表示,自己的《霓裳羽衣舞》肯定超过了赵飞燕。寥寥数字,尽可看出,唐明皇的话尽管属戏言,却流露出他并不是因肥胖才宠爱杨贵妃的隐隐涵义。
  其三,以“说法”为证。我们知道,“环肥燕瘦”的提法,始于宋代文豪苏东坡之口。他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有这样两句:“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苏东坡在这里把杨贵妃与赵飞燕当做肥瘦美的典型,仅仅是他一家之说、一人之评,并不能作为唐朝人真实就是“以胖为美”的例子。毕竟杨贵妃与苏东坡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根本不可能亲身耳闻目睹,得来的印象不过是道听途说或其他途径罢了,仅是由于苏东坡文名显赫,影响深远,“环肥燕瘦”遂成家喻户晓的“历史知识”,也形成了人们对唐朝人喜欢胖女的误认。退一万步来说,严格意义讲,即便杨贵妃确实因胖而得宠,也未必就能推断整个唐朝都是推崇“以胖为美”。个别不能代表一般,个性不能体现普遍,这是辩证法常识。
  其四,以“记载”为证。据《次柳氏旧闻》、《唐语林》等文献记载,唐明皇的儿子肃宗李亨还是太子的时候,被奸臣李林甫陷害,处境危险,愁得他须发皆白,远离一切声色娱乐,日子过得十分凄惶。唐明皇得知后,让高力士派京兆尹(首都长安市长),“选人间女子细长白者五人,将以赐太子”。试想,唐明皇身为君子,赐人女子,不可能不挑选美女,而此处恰恰说的是“细长白者”,而不是“丰肥浓丽”者。可见,玄宗时代选美标准,也跟今天一样:身形苗条,身材高挑,皮肤白皙。
  其五,以“诗词”为证。我们说唐朝人不以肥胖为美,还可以从唐诗中“细腰”、“窈窕”等词语的使用情况,得到有力的印证。笔者就不一一枚举了。
  综上所述,林林总总,都一再显示,唐朝人眼里的美女标准,苗条也是一项审美条件,并非皆是“以胖为美”的唯一标准。
  文章最后,笔者还想说点题外话,“以肥胖为美”也好,“以窈窕为美”也罢,都是不同时期不同环境的文化习俗、社会意识等在审美观念上的一种表现罢了,不存在孰是孰非、谁好谁差的问题。今天,我们之所以分析这个问题,不过是想局限于古代人们爱好理念、评价标准的范畴内做些粗浅探讨而已。在笔者看来,当代女人,为了美,或节食减肥,有的变成“豆芽菜”体形,甚至患了厌食症而夭折;或浓妆重抹,滥用化妆品,结果适得其反,弄得美感荡然无存。健康是美的第一要素,内在美、外在美和自然美的统一,才是真正的美。因而,自然、健康就是最高最终的美。任何人为刻意的追求与塑造,都是不必要和无意义的行为,“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的杯具不能、也不该重演。

关键词: 唐朝 女性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