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孟津观兵检阅实力 商纣王为何没有对其进行讨伐呢
非我族类 2017-07-14
孟津观兵
会盟诸侯检阅实力
在姜尚的辅佐下,姬发和周人一步步征伐那些不服从命令的小国,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扩大势力。
但对于伐商,姬发心里极度不安——他很清楚十几万国民的周和百万之众的商之间的巨大差距,这种差距造成的焦虑让他常常终夜无法入眠,黎明时分恍然睡去,却又梦到翦商之谋泄露、周遭受灭顶之灾。《逸周书》中《寤儆》、《和寤》、《武寤》等都记载了武王的噩梦之痛:“呜呼,谋泄哉!今朕寤,有商惊予。欲与无□,则欲攻无庸,以王不足,戒乃不兴,忧其深矣!”
或许为了检验周的实力,姬发和姜尚决定进行一次阅兵式会盟,地点就是孟津。
公元前1048年(以“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为准),“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根据《史记》的描述,武王的这次会盟有点怪异:武王将文王的“木主”(灵牌)放在车上,自己以太子的身份祭奠完毕后,率领姜尚等人奔赴孟津,检阅军队。
参加这次会盟的诸侯数量可能不是空前,但极有可能是绝后的——所谓“夏有万国,商有千国,周有百国”,此后春秋战国期间,参与会盟的诸侯数量也越来越少,到了渑池会,也就秦赵两国了。
“……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唯钧……受命文考,类于上帝,宜于冢土,以尔有众,砥天之罚。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尔尚弼予一人,永清四海,时哉弗可失!”这篇《泰誓》据说是武王在孟津会盟时号令诸侯的盟誓——后世学者多质疑其内容的真伪,但武王孟津观兵做《泰誓》这件事司马迁倒是认可的。
根据司马迁的描述,武王和诸侯盟誓后,在黄河进行了军事演习。演习中有一条白鲤鱼跳到武王的船上,由于商人尚白,武王挥剑将鱼斩为两段,表示伐纣的决心。诸侯认为是吉兆,纷纷要求出兵伐纣。
但武王下令:“汝未知天命,未可也。”然后宣布撤兵,“乃还师归”。
这件事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八百诸侯会孟津,如此大的动静,难道就不怕惊动纣王来个先发制人?
事实上,纣王确实没有太大反应,除了到宗庙里说了一番“天命在我”的豪言壮语外,对这次孟津会盟没有做出任何实质反应。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殷商内部矛盾重重
孟津会盟两年后,武王出兵伐商。这让后世学者百思不得其解。有学者认为并不存在所谓的孟津观兵,因为《诗经》、《左传》、《国语》、《逸周书》,甚至《竹书纪年》都没有记载此事。但太史公是不能轻易否定的,祝中熹等学者认为:孟津观兵是有的,可能是司马迁搞错了时间,应该是孟津会盟和武王伐纣发生在同一年,古人非常看重盟誓,会盟之后就应该开赴前线打仗了,不存在两年后再出兵的事。但更多的学者倾向认为,武王伐纣前确有一次孟津会盟,武王之所以等了两年才进兵,纣王之所以没有反击,是各有苦衷而已。
姬发打着文王的旗号,以太子的身份会诸侯于孟津,反对者大有人在。周内部,甚至到了真正举兵的时候还有贵族势力反对,诸侯国也有人不赞成,最有名的当数伯夷叔齐二位(后文另叙)。
史学家杨向奎先生认为,所谓的孟津观兵更主要目的在于肃清伊洛地区,先期建设伐商基地,储备、制造战争物资。周人既已决定在孟津渡河伐纣,那么对伊洛地区就要大力经营,因此武王的孟津会盟,当还包含着肃清伊洛地区的战略意图。
纣王为什么对孟津会盟无动于衷呢?除过于自信外,纣王也有自己的苦衷,一方面,商正陷于讨伐东夷的战争,抽不出兵力讨伐姬发;另一方面,纣王也要面对来自内部的不稳定因素。
殷商内部,除商王和贵族的矛盾,贵族内部还有大宗和小宗的矛盾。盘庚时期,王室和贵族的矛盾就有过爆发,气得盘庚祭祀时发了脾气:“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作福作灾,予亦不敢动用非德。予告汝于难,若射之有志!”——不要以为你们死去的祖先会帮助你们,因为他们都在我先王的身边,跟着享受了我奉献的祭品,所以会优先保佑我盘庚,不会纵容你们!(《尚书》)
纣王时期,反对者更多,而且公开化,其中包括比干、箕子、微子等。他们有的谏死、有的避祸,有的和周款曲暗通,做了内应。
公元前1048年,其他诸侯国要求伐纣,姜尚说时机未到。两年后,朝歌城内的探子回报:比干等大臣被杀,纣王已经众叛亲离。武王和姜尚认为时机已到,遂举兵伐纣。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两年纣王在残暴无道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可以理解为纣王在一步步肃清内部的反对派,集中权力。
对于孟津会盟,翦伯赞先生认为:“东观兵,至于孟津,这一次进军只不过是一种大规模的侦察或试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