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观兵真假:史书记载与常理不符 孟津观兵根本不存在
非我族类 2017-07-14
孟津观兵
部分史学家的解释就是:孟津观兵,压根就不存在。
我之前说过一个理论,那就是凡是史书上记载的与客观常理不符的情况,都是值得商榷的。孟津观兵本身存在着两个致命的“不合理”:
首先,武王如此大张旗鼓地带队东进,诸侯纷纷响应结果他老人家自己却开溜了,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必将降低其政治信誉(还记得桀出尔反尔地命九夷之师打商汤的故事吗),如此早暴露自己不怕被纣王打pp?
其次,诸侯们玩得不可开交,而纣王却岿然不动,这就更让人费解了。按理说周国小弟都已经爬到商朝头上耀武扬威了,纣王不说立刻反击,至少也要收缩兵力向西防御姬发才是。但历史的结果却是,牧野之战商朝嫡系部队反而不在,只能组建出一支奴隶大军来与敌人对抗,最后集体倒了戈,这就太说不过去了。
一般而言,史籍里出现“不可思议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作者、编者本人的时代局限性所造成的误会,比如司马迁就很乐意采纳商朝的祖先是老妈吃鸟蛋生的、周朝的祖先是老妈踩恐龙脚印化石怀的,这个没办法,人家司马迁一个汉朝人既没有学过现代生物学,也不曾有过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熏陶,多少带点封建迷信是很正常的。
第二种是出于现实的需要而故意篡改的记载,这个不消我说,大家都懂的。
第三种则是最直接的原因,那就是文史知识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了重大误差,前人写错了几个字,结果后人便以讹传讹地跟着错了。而这,也是相当一部分史学家们认为孟津观兵事件压根不存在的原因。
故事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最早记载孟津观兵事件的书籍是《尚书·周书·泰誓序》,原文是“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但是《泰誓》正文里却又写道:“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这一个是武王十一年,一个是武王十三年,看得史学家们好不糊涂,于是乎西汉一个叫孔安国的大儒本着老祖宗的中庸大法而和了个稀泥,说:“武王十一年的时候只看了看,没打,十三年的时候才打的——完美解释!”
然而完美个毛线。
孔安国是孔子的后人,学问虽然很大,但一辈子从没当过兵,也不曾在政坛上玩过,所以作为一个文人,他认为武王完全可以在两个时间点上对纣看一次、打一次。偏偏司马迁也是个不知军政的人物,而且又和孔安国生在同一时代,他老人家在读古籍的时候就经常找这位大儒请教交流,结果一听这位学术权威如此解释尚书记载上的矛盾时立刻便佩服得五体投地:不愧是专家,看看人家这解释多棒!我说怎么一会儿十一一会儿十三的,原来是这么回事哦!
麻烦的是,有关孟津观兵的讨论不止局限于《史记》和《尚书》,而且还引申到了我们的老朋友《竹书纪年》身上。今本《竹书》明确表态孟津观兵是存在的,而此书更是成于《史记》之前,是否能成为孟津观兵存在的一大证据呢?
然而事情又不是这么简单的。《竹书纪年》是否是战国作品我们暂且不提,但是最早版本的《竹书》早在汉代便亡佚了。之后西晋的时候几个盗墓的挖了战国魏国的古墓,结果将西晋版的《竹书》竹简给挖了出来(这也是为什么被称作“竹书”的原因),但这个版本又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因为战乱而亡佚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又是后人东拼西凑给补全的——这里面夹杂了多少私货,恐怕也只有天知道了。
以常理来判断,孟津观兵事件不存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历史的真相更有可能是武王伐纣,在孟津停留集结四方诸侯之兵,然后一举东进而在牧野击败了商军。事实上同样出自司马迁《史记》里的刘敬(就是那个劝刘邦定都长安的哥们)的传记里刘敬就对boss说过这么一段话:“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
你看,这里的姬发没有犹豫,没有停顿,更没有返回,直接就干掉了纣王。所以司马迁本人和我们一样其实也是挺醉的,手上一堆相互矛盾的史料,怎么写呢?于是乎他也只好和了把稀泥,将学术权威孔安国的话写入《周本纪》正文,将世人所流传的刘敬的话也原原本本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