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天文历法成就——阴阳历的发明
山南慕北 2015-10-07

季节与月份有大体固定的关系。商代每个月分为三旬,每旬为10日,卜辞中常有卜旬的记载,又有“春”、“秋”之称。一天之内,分为若干段时刻,天明时为明,以后有大采、大食;中午为中日,以后有昃、小食、小采。旦为日初出之时,暮为日将落之时。对于年岁,除称“岁”、“祀”外,也称为“年”。商代天文学中的许多现象在卜辞中均有记载,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此外,商代甲骨文中有多次日食、月食和新星的记录,也有对大火、鸟星、岁星、彗星等天体现象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