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商朝历史 > 以青铜器为主的商代兵器

以青铜器为主的商代兵器

山南慕北 2015-10-07
商代兵器

商代兵器
  为了维护统治和进行征伐方国战争的需要,商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军事力量的建设,因此用大量珍贵的青铜铸造成兵器装备军队。虽然经过战争的消耗,但是在考古发掘出土和传世的商代青铜器中,除各种礼器外,青铜兵器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类。
  商代前期的青铜兵器以戈为主。同时已出现矛、钺。商代后期(又称殷代),随着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青铜兵器的种类增加,出现了戟、大刀等新的种类。同时,戈、矛、钺也出现了新的形制。
  商朝军队的武器装具,据考古发掘和甲骨文记载,主要有战车、弓、箭、戈、矛、刀、斧、钺、干盾、矢镞、头盔、甲胄等,其中戈、矛、刀、斧、矢镞、头盔等是用青铜铸造的。河南安阳侯家庄1004号商王陵墓内有大量武器出土,其中有70捆矛,每捆10个,说明商朝对於武器的存放可能有一定的制度。
  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商代青铜器中,青铜兵器有近百件。这些青铜兵器不仅铸造精美,形制多样,而且多数带有表示族氏名称的铭文。对这些商代青铜兵器的研究,不仅司以了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是研究当时军事制度和族氏情况的珍贵实物资料。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商代青铜兵器按形制和功能可分为戈、矛、钺、刀四类。
  戈是用于勾杀的兵器,又称作“勾兵”。青铜戈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已出现,商代后期成为一种最常见的兵器,并一直延用到战国、秦。
  戈通常由铜戈头、木秘、秘冒和鳟四部分组成。铜戈头是戈具有勾杀功能的主要部位。戈头的条形锋刃部分称为援。援后部插入或夹于木秘,用于固定戈头的部分称为内。援与内相交处称为本。援本上下突出的窄条称为上、下阑,上、下阑是纳入木秘内缚绳用的。援本侧面突起的细棱称为侧阑,侧阑是戈头安秘后,阻止援受力后陷的。殷代晚期以后,出现了有胡戈。胡是援的下刃作弧状弯曲,贴近戈秘下垂的部分。胡上有长条形的穿,以起到穿绳缚秘的作用。
  矛[又叫鉇(shī,同鉇、铊、鉇)、铍(qí)],是一种装有长柄的尖状刺杀兵器,亦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工具,最早是用尖形的石块或骨角作矛头,绑在竹木杆头,用以锥刺。石或骨角质的矛头无定形,以尖削为特点,到青铜时代,才有较一致的形制。根据殷墟出土的大批实物来看,商代的铜矛,矛头呈尖叶形,刃部有双锋,下部是安柄的铜形銎,銎部两侧有环或孔,用以系缨。安柄的方法有两种,一种直接透于矛头;一种仅止于矛銎。商代矛头还有一个特点是銎比刃长,到周以后,銎与矛的长短比例以及脊角的数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祥见后文有关西周的兵器一节)。矛柄长一般为一丈八尺(550cm)。矛是古代步兵使用的主要格斗兵器,在商代已有大量的使用,如殷墟1400号大墓墓道中出土有成捆的矛700支,每捆10支。
  斧、钺,斧、钺形制相近,区别在于钺刃宽大,柄长;斧刃窄,柄短。据《说文解字》释“大者称钺,小者称斧”。斧、钺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石斧,随着青铜铸造业的出现而改用铜制。斧、钺安柄的方法,最初为内安柲,这种方法不够牢固,后改为“銎安柲”。斧、钺虽均为砍劈兵器,但钺在商代主要作为军权的象征,因此钺除青铜制作的以外,还有用玉制成的。古代军事首领在军事活动中常常杖钺执旗以指挥军队。一般来说钺的大小与军权的大小成正比,已发现的大型铜钺刃宽近40cm,重达5000克。据《六韬?军用篇》记载,武王军中有“大柯斧”,刃宽8寸,重8斤,柄长5尺多,名为“天钺”。从殷墟出土的兵器来看,斧、钺在商代已是重要兵器之一。
  殳(Shū),又叫做杵(chǔ)、杖、棒,是一种竹木制成的打击兵器。在夏、商、周三代均列为五兵之一,是军队中的基本兵器之一,多用坚木削制而成,长丈许,上端有棱、尖,既可像木棒一样击扫,又可以挑刺。因其取材和制作均较简单,因此可以大量生产和装备军队。商代虽然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已相当发达,但因原料开采和制作工艺都较复杂,所以还不可能完全代替木石兵器。当时在军中殳类兵器仍大量使用,《书经》中即有载:“武王伐纣,战于牧野,前徒倒戈,血流漂杵”,杵即是殳。这种兵器直到春秋时仍有使用,而自春秋以后,殳的质材和形状都有改变,从单纯的木制发展为套有尖角形的铜头或铁头,此外尖头后部还有球状铜箍。
  刀,是一种近接肉搏用的砍杀兵器,由原始社会的石刀发展而来。商代的青铜刀数量极少,且型制非常短小,作甲士护身之用,仅为一种辅助兵器。1975年在甘肃东乡村马家窑遗址和永登连城蒋家坪马厂文化遗址,分别出土的铜刀,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两件青铜刀,距今已有4000多年,其形式尚未脱离石刀的特点。从殷墟出土的商代铜刀看,较夏代有很大进步。商代铜刀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直脊的,一种是弯脊的,一种是直脊而首部上弯的,有的握柄上还有抵环。
关键词: 商朝 兵器 青铜器

日期选择

一周趣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