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是会用人,选贤举能是影响成功因素的重要条件,三国时期,
刘备作为三足鼎立的一方力量,会用人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说刘备有慧眼会看人,象关张这样没于市井的奇才他都能发掘,这种言论的代表作品是黄易的《三国异侠传》,赋予了刘备面相术这种法术或技能;
另一种说法是刘备会笼络人心会收买人心,象赵云这样在公孙瓒下面好好卖力的一个杰出青年,仅仅因为被派去送他,一路上被他的言行鼓惑得就想跟他走了,如果不是刘备自己拒绝恐怕不用等公孙瓒死掉赵云就已经归顺他了——这也正是大耳的手段所在,挖了你墙脚还不留下罪名,还给赵云留下个仁义的好印象,高!实在是高!
还有一种说法是刘备会感动下属,动不动就鼻涕眼泪一起出来,所谓哭出来的江山不无道理。弱的时候哭让你觉得他可怜,这么舍弃他有些不忍心;强的时候哭又会让你觉得他心软挺有人情味,其中“长坂摔阿斗”那出戏的精彩演技更是为他的仁义形象大大加分;
又有一种说法是刘备懂得体谅下属,能够宽容下属。张飞的火暴脾气,关羽的骄傲自负,庞统的相貌丑陋他都可以原谅,取其所长容其所短,不象曹操那样性子急,一不开心就要杀要砍的,给人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但我觉得还有一方面是刘备非常有优势的,那就是人缘好,善于交际。你看三国天下那么多诸侯里面有多少和他关系不好的?上到袁绍吕布等公侯世家,下到陶谦刘璋这样的小小州牧他没有关系不熟的,这也是他可以流浪四方四处栖身的本钱啊!试想,三国所有君主里面除了他大耳,谁还可以想到哪里都能混碗饭吃呀?
而他和这些诸侯的人际关系如何而来?完全是当年讨伐董卓的时候和他们一起挤一个营帐时结识的。当时参加那个PARTY的诸侯那么多,没有几个能交成朋友的,大多还结下了仇怨,唯有他大耳交际于所有人面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博得了所有人的信任和好感,为他日后的栖身生涯打好了伏笔。由此足以可见他的交际能力和长远目光!
而他在那段栖身生涯中并没有得过且过,更没有破罐子破摔,而是非常积极的与其所在势力的其他属下同事搞好关系,为自己以后出来创业建立群众基础,博得尽可能多的人的信任,这是连我们这些现代人在处理同事关系过程中都经常忽略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他的公关宣传工作也非常到位。他懂的包装并宣传自己,除了经常做些善事用些小举动收买人心之外还懂得把这些信息散播出去,从而在全国范围树立起自己的仁义形象,并将这种形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试想,“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那样信息封闭的时代他是如何让自己仁义的名声从河北从到华中,又从华中传到江东和西蜀,连在西北那样落后地区的马超都能说早听过他的仁义,谈何容易?他是如何办到的?看看
诸葛亮访问东吴时那次成功的外交活动中,他一共几次提到大耳仁义?数数舌战群儒时的谈话记录就不难知道了!假设他的所有外交代言人,包括
简雍孙干之流每次出访或者接见外交友人时都这样时刻把这种形象挂在嘴边,他的仁义大名如何不传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