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人吃人现象 食人事件令人惊恐
彼岸花开 2018-08-28
人吃人的事件在历史上有据可靠,而且,这种情况在战争当中尤为常见。古代打仗经常遇到粮草不济的情况,特别是改朝换代的荒年,经常发生掠人作军粮的情况。
隋唐五代大乱时,掠人为军粮的事屡见于史书。隋末唐初,军阀朱粲就喜欢吃人。他是典型的流寇型军阀,迁徙无常,从不建设根据地,只靠抢夺州县储藏的粮食为生。后来他们掠无所掠,便令军中杀婴儿为食,一吃之下他立时为之神魂颠倒,公然对部众说:“食之美者,宁过于人肉乎!”因而号令军中,所过之处多多虏掠妇人小孩拿来吃肉。这个灭绝人性的食人恶魔,居然采取征税的方式向所占州县索要“小弱男妇”以充军粮,歹毒之甚令人发指。(事见《旧唐书》卷60《朱粲传》)
不光是乱军,一些官员,也不免把吃人当成合情合理的事。安史之乱时,乱军围攻雎阳,唐将张巡死守经年,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无奈之下,张巡拉出自己的小妾当从宰杀,命将士食其肉。将士们涕泪俱下不忍食之,张巡悲愤地说:“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巡不能自割肌肤,以啖将士,岂可惜此妇,坐视危迫。”(《旧唐书》卷194《张巡传》)彼时城中百姓已然饿的开始“易子而食,析骸而爨,人心危恐”,张巡便下令先抓妇女充军粮,没过多久,妇女被吃光,又抓老弱和役夫为食,直至雎阳城破,城中单是被吃掉的人就达二三万。
张巡气节固然可嘉,但做法太过骇人。即便在唐朝,也有人非议这种做法。据《唐国史补》载:“张巡之守睢阳,粮尽食人,以至受害。人亦有非之者。”唐末黄巢围攻陈郡时,因为战役持续太久,河南许、洛以南千里断绝岁耕,民间无粮,贼兵便捕人为军粮,他们在陈郡郊外专设了一个活人屠宰场,号为“舂磨寨”,把饿的半死不活的人丢到大石臼中,以巨碓将人研磨的稀碎,连骨渣带肉食之,每天都要杀数千人。黄巢军围陈郡百日,单是这一场战役就吃掉数十万人。(《旧唐书》卷214《黄巢传》)但这个记载过于猎奇,所以也有认为是对黄巢的抹黑。因为杀人食肉确实没必要碾碎,让血肉骨渣混到一起。
当时还有个叫孙儒的流寇,一路走到哪就吃人吃到哪,以至于诸州闻之而色变,以恶魔目之。然而这种打法,因为不用随军携带粮食,又不怕被敌人掐断粮道,绝无后顾之忧,很难将其击败。吴国开国君主杨行密与之作战,一度对这种灭绝人性的打法无可奈何,甚至要望风而逃。
五代时的赵思绾喜欢吃人肝,他曾把一人活剖取肝脏,细细地切碎了吃,直到吃完那人还未死。他还喜欢和着酒生吞人胆,对人说:“吞此千枚,则胆无敌矣。”《旧五代史》辑引《太平广记》的统计数字,说:“贼臣赵思绾自倡乱至败,凡食人肝六十六,无不面剖而脍之。”后来他造反于长安,被后汉官军围攻,粮食耗尽后便抓妇女幼儿为食,每天按数发给诸军。每当犒军时,就集中杀数百个人,像分牛羊肉一样分给诸营享用。(《资治通鉴》汉隐帝乾祐二年五月条)
当然,也有一些将军,把吃人作为威慑手段。之前,唐宪宗时有位叫郝玭的将军,镇守西陲,常年与吐蕃作战。这位老将军有个怪癖,但凡抓到吐蕃俘虏,一律杀而食之。打仗丢命,对一般士兵来说也就那么回事,不过一听要被人杀了吃肉,吐蕃人闻风丧胆,无不远遁。一时间边境肃清,就连宪宗皇帝都为其大名震动。(《唐国史补》)
五代后唐猛将李存孝,泽州之战时,他出阵向梁军挑战说:“我,沙陀求穴者,俟尔肉馔军,可令肥者出斗!”梁军不堪其辱,遣骁将邓季筠出战,结果被李存孝生擒。(《旧五代史》卷53《李存孝传》)李存孝后来也没有吃了邓季筠,但从其话语可知,李存孝必然也见过军队吃人的情况,故而信口而出,便是挑肥拣瘦式的吃人法。
北宋大将李处耘进攻荆湖,攻下一处叫敖山寨的所在,敌兵被俘甚多。李处耘便挑选数十名肥胖者,令左右宰杀食之。又把少健者黥面放归,让他们报说宋军之威。其时北宋不论国力还是军力,都南方诸国都具备压倒性优势,缺粮的问题早已不复存在,仍然食人,大概一方面有唐末五代遗俗的原因,一方面借此向敌军示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乾德元年三月条)
即便到了现代,这种丧尽人伦的惨事仍然发生过。二战时日军占领香港,日军为保证其作战军需,严格控制市场食品流通。香港一时间物资紧张、食物极其短缺,饿死之人相望于道,沿路死尸比比皆是。一些黑心饭店便取来人肉做成叉烧包,香港民众虽知肉馅为何物,但为了填饱肚子,只能勉强食用。
当然,这些都是属于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人类文明应该彻底将其剔除。但若因战乱导致社会崩溃,是否会有食人之事再现呢?
关键词: 古代战争人吃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