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曾宣布《天津条约》作废 《北京条约》签订才被承认有效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求扩大和加深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所取得的侵华权益;一是企图勾结清朝统治者共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从1856年10月23日英军进攻广州到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攻陷并占领广州,整整历时一年零两个月。1858年2月11日,英法美俄四国公使联合照会清政府,要求它三月底派出代表在上海谈判。清政府又一次说不,拒派钦差到上海谈判。英法美三国于4月9日至13日分别北上。5月20日,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后,占领了大沽、白河口等地;26日,兵不血刃进据天津。5月28日,在武力胁逼下,清政府被迫订立了丧失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俄《爱珲条约》;6月13、18、26、27日,清政府又被迫在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签字。平等、不平等的条款混在一起,总算了结多年争端。约好一年后交换批准书,完成最后一道手续。
《天津条约》订阅后,英法联军退出大沽,旋即南下。7月,咸丰帝派桂良等赴江苏与英法侵略者谈判通商税则等问题,并指示他们,在谈判中把“派员驻京、内江通商、内地游行、赔偿兵费”等四项条款加以删除,而以“全免税款”为交换条件。10月,桂良等在上海与额尔金、葛罗进行谈判。桂良不仅没有使英法侵略者将上述四项条款废除,反而继续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咸丰帝不禁大为愤怒。为了阻难外国公使驻京,咸丰帝在1859年公使进京换约问题上提出条件,要求公使进京时“所带人数不准过十名,不得携带军械。到京后照外国进京之例,不得坐轿摆队,换约之后,即行回帆,不许在京久驻。”
1859年6月中旬,英法公使到达大沽,直隶总督恒福派人照会,告知大沽已经布防,劝公使由北塘登陆进京。英法侵略者根本不予理会。25日,英法侵略者大举向大沽进攻,僧格林沁复派员持照会前往劝告改走北塘。侵略者拒不接纳,舰队蜂拥直上,迳向各炮台开炮轰击,并分遣陆战队登岸作战。守御大沽的中国守军见侵略者如此凶横,莫不气愤填胸,立刻奋起抵抗。双方鏖战一日一夜,英法联军被打得大败,军舰毁沉三艘,受重伤者六艘,司令贺布受伤,登陆的军队也被我军分路截杀,击毙、击伤英法联军484人。这就是大沽防御战,咸丰皇帝接到“捷报”,立即宣布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作废!
1860年8月1日,英法联军的舰船200余艘,载着陆军1.7万人开始在北塘登陆,10日登陆完毕后,摧枯拉朽,于21、23日分别占领大沽和天津。10月24日,中英续增条约九款(中英北京条约)签字。次日,中法续增条约十款(中法北京条约)签字。其主要内容有:除本约所改之款外,天津条约各款均应一一施行;增开天津为商埠;对英、法赔款各增到八百万两;九龙司割让给英国。11月初,奕与英法公使先后换约,并把约文公布,英法联军才趾高气扬地退出北京。
综上所述,我们明白,《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的原因有二,一是1859年大沽防御战大捷后,咸丰皇帝曾宣布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作废;二是双方约好一年后交换批准书,完成最后一道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