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军的捻是自称还是他称 捻党和捻军的区别
非我族类 2017-08-10
捻军
“捻”和“捻子”是自称还是他称
在捻军资料里,有两种说明他们是自称为“捻”的。第一种是尹耕云的《豫军纪略》,他说:“豫省东南接壤江、皖,蒙、毫、颖、寿,民俗故强悍,往往聚众剽劫,多至千余人,少亦数百人,各推贼中桀黠者为之首,自号为捻,不相统壹。”这人在捻军战争时期是河南清吏,靠攻捻发迹,著有《心白日斋集》,集中捻军资料不少,这是“捻军通”,他的话是有根据的。第二种是郭景泰等在同治三年(一八六四)所编纂的《郏县志》,他说:“贼多南阳人,自名其党曰捻子,以角子山为巢穴。”这县志编纂的时间正当捻军战争时期,角子山起义是所谓“豫捻”中规模较大的一支,这说法当然也是有根据的。以上两种资料说明,捻党和捻军的“捻”是自称,是他们自称为“捻”和“捻子”的。
还有一些材料,没有说明是自称还是他称,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可以分析一下,这里也只引两种为例。第一种是方玉润的《星烈日记汇要》,他说:“捻之恶者曰二捻头;稍通文义,能计划者,谓之掌捻;凶悍斗狠者,谓之领捻;小捻入大捻谓之邦捻;又有不知名姓之类,聚数十人到处游行,遇隙便抢,谓之游捻,又名飞捻;更有新捻、老捻之称,数十年来,长淮以西,在在皆捻矣。”第二种是蒋湘南的《蒋子潇先生遗集》,他的诗有这样几句:“(捻子)见难必拯救,睚眦无不报,杀人当白昼,其名曰捻子,红胡乃诅咒。”在方玉润的著作里,还列举了许多有关捻党的术语,象捻首、招捻、勾捻、通捻、入捻、捻目、纵捻等等。很难设想,这样具体的分工和称号,会是捻党以外群众送给他们的,我看除了他们自己有这些名称以外,别人是不会这样来一一命名的。而且,蒋湘南清楚地说明,他们自己和群众称之为“捻子”,地主豪绅骂他们是“红胡子”。可以说,“捻”和“捻子”既是自称,也是他称,在这里完全是统一的,他们自己这样称呼,广大群众也这样称呼,不必斤斤计较于自称还是他称的问题。
捻党和捻军的区别
“捻”和“捻子”的称号既已肯定,那么,把这次起义称做“捻起义”,“捻子起义”或“捻的抗清运动”,把它的历史称做“捻史”,当然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在捻军史上,以一八五三年(咸丰三年)为分界,可以分为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时期,这也是历史事实。在前期,其特点是:它是一种反清结社,是一种原始的农民运动,是一种反地主反官府的贫苦农民组织,它虽然相当活跃,但并不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因此,把这样一个成群结党,进行集体活动的组织名之曰“捻党”,应该是比较合适的。在后期,其特点是:由农民运动变成了农民战争,由反清结社变成了抗清起义,由反地主反官府变成了抗击清朝的革命斗争。它虽然在前期还没有完全成为正规的军队,还是半武装半农民不脱离生产的部队,但愈到后期,武装斗争就愈成为主要的斗争形式,终于发展成一支强大的游击兵团,因此,把这样一支武装的农民军名之曰“捻军”,应该也是比较合适的。这样,在“捻”下分别系以“党”和“军”的字样,以示其实质上的区别,加以分别使用,这样作应该是合理的。关于捻党和捻军两者的区别,我在《论捻党》一文里是这样提出的:
“捻党和捻军是互相联系着的,即捻党是捻军的先驱,捻军是捻党的发展;捻党运动是捻军战争的准备时期,捻军战争是捻党运动的最高斗争形式。但是,它们之间也还是有区别的,即捻党是农民运动,捻军是农民起义;捻党是反清结社,捻军是反清战争;捻党是白莲教的变种,捻军是太平天国的盟友。可以说,它们的区别,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群众运动与革命战争、群众组织与战斗单位的区别。”这样区别是否妥当,当然尚有待于继续讨论,但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和更有说服力的解决以前,只好暂时这样办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