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会
小刀会起义当天,大名国政权随即建立起来。首领刘丽川后来公开宣布小刀会和天平天国有联系,并借机改变小刀会之前的信仰、国号以及宗旨,还企图和太平天国会师,但迫于清军的围剿最终失败。
从上海小刀会起义的第一天起,刘丽川就宣告在县城内建立的革命政权与太平天国太平王是有联系的,自己也是奉行太平王洪秀全的法令办事。从平时颁布的告示足以证明这一点,1853年9月1日刘丽川颁布的第一张告示中曾提到“明室当兴”的内容,而在起义后的告示里却再也没有出现过。通过一封1853年9月底间刘丽川传递给天王洪秀全奏章开场白中可以看到,刘丽川在天王面前称臣并愿意归顺太平天国,并邀请洪秀全派差使来上海商议归顺之事。1853年10月16日刘丽川在《致上海各国领事函》中做了同样的声明他(刘)已经同太平王约定时通音信,小刀会起义军和太平军的部队是总体的两个部分。不久,刘丽川改国号“大明国”为“太平天国”,并以同样的方式改变他的职衔。
1854年4月,刘丽川颁布的告示中完全按照《旧约全书》的说法解释天地和人类的起源。要求通书达理的人士,抛弃佛教和道教的崇拜,信仰真正的上帝,每日早晚做祈祷,每逢安息日做礼拜。虽然刘丽川对太平天国的一些对基督教教条的理解并不深刻,但也表明了其归顺之意。1854年5月11日,刘丽川又发布了一张告示,在告示首段刘丽川猛烈的抨击佛教和道教,消灭偶像崇拜,反复呼吁那些知书达理的市民和僧道这两门宗教决裂。劝导人民对君亲克尽必要的天职。告示在最后呼吁百姓抛弃一切偶像崇拜的形式,维护古代道德,提倡忠孝节俭。《北华捷报》1854年5月20日的一篇报道证实了刘丽川这种思想转变引发的骚动:起义军战士,特别是广东人和福建人,即小刀会的领导集团,已经否定传统的偶像崇拜制度。但是起义军当局允许老百姓自行决定要不要保留庙宇和自己家中的佛像。
太平天国方面派出原来天地会会员罗大纲组成船队走长江东下去主动争取上海小刀会,但是1854年时的镇江以下长江水道还在清军的控制之下,迫于军事时局的关键时期,双方并没能共立大旗并肩作战。
上海小刀会信仰、国号、宗旨的转变历史时期在其铸币上也展现的淋漓尽致。川沙黄本铨《枭林小史》中“贼铸钱条”载:“时(
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城中富有金银而独缺钱,库宝银五十两易钱二十余万,至是收破铜悉铸之,文曰‘太平通宝’背作日月二形。奸民入城贸易者,即其所铸,为官军查验,即送大营正法,前后杀数人,贼知不可用,仍铸‘咸丰’字样”。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近乎详尽的上海小刀会铸钱的信息,而1854年又恰是改“大明国”为“太平天国”之后和上文中革命宗旨改变之时。从小刀会铸币的实物来看是符合文献《枭林小史》所载“贼知不可用,仍铸‘咸丰’字样”之文,即铸钱初还是面文“太平通宝”(如图1)背“日”、“月”二形,通行不畅时弃用“日”、“月”二形(如图2)和汉文“明”字(如图3),铸造背面满文“宝云”在穿左右(如图4),保留了“太平通宝”四字。这多少也反映出上海小刀会表明归顺太平天国后在宗教信仰和指导思想上的转变,抹去背面“日”、“月”二形,与“复明”的指导思想分离,而保留了“太平通宝”之“太平”。可小刀会为什么不直接铸造“太平天国”背“圣宝”钱来附和响应太平天国呢,因为这时的太平天国还没成功铸造出自己的钱币。
太平天国甲寅四年(1854年)五月二十三日《
杨秀清答复云冈石窟英人三十一条并质问英人五十条诰谕》载:“天国圣宝即将颁行,妖钱定将禁绝。”简又文《太平天国钱币考》说:“可见太平朝铸钱,自三年开炉实验,到翌年秋冬间始成功出品。”居住在天南城内的涤浮道人所著《金陵杂记》有载:“贼之伪铸钱,职同伪总制,有正副。贼之铸钱,正面直书'天国'二字,背直书'圣宝'二字,铸有十余万。无人敢用……悉收于伪圣库也。”可见,太平天国1854年秋才在南京成功铸造出自己的钱币,而由于早期严明的圣库制度,男女分营,城内几乎没有任何商业交易,天国圣宝难以流通。这时的镇江以下长江水道和苏南广大地区还在清军的控制之下,交通枢纽被掐断,信息的流通也不是很发达,再加上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对天京的围困,太平天国的钱币很难从南京城流通到上海县城,太平天国铸造钱币的币制和相关立法规定更不会传到地处长江尾的上海,所以太平天国铸币的钱文、形制对上海小刀会的铸币没什么影响,这也侧面印证了当年太平天国与上海小刀会没有会师成功的历史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