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党和捻军最初的称号是什么 捻军中捻的四种说法
非我族类 2017-08-04
捻军
捻党和捻军最初的称号
捻党和捻军的最初称号应该是“捻”或“捻子”。“捻”是皖北方言,意思就是一部分人、一群人、一伙人叫做一“捻”’“捻”是一个小组的、一个单位的、甚至一个集团的总称,泛指群体的集合。起初,几十个、几百个人可以叫一“捻”,后来,成千上万的,以至几十万、几百万人也可以叫做一“捻”。
“捻”起初只是一般泛称,后来便成了特定的术语,专指这次反清的农民运动(捻党),或抗清的农民起义(捻军)。早在嘉庆、道光年间,捻党就在皖北农村活动,一些人集合起来,共举一个首领,叫做捻头(也叫响者或响捻子)。捻头领导大家杀富济贫、打抱不平、打劫官府和地主,也贩卖私盐,也进行保镖 ,也搞一些不正当的活动,象打架械斗、喝酒和赌博等。“捻”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地区也越扩大,以至村村有捻,庄庄有捻,后来连府州县,山东、河南和湖北等省也有活动了。但主要地区仍是皖北涡阳、蒙城、毫州一带。“捻子”并非专门职业,他们都是贫苦劳动者,有事就集合起来,无事就散伙回家。到了咸丰年间,已经是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了,也还保持着这个特点。
涡阳有位王大球先生,写过一篇《张乐行传略》,其中谈到“捻”或“捻子”的由来时说:
“满清末年,黄淮之间,称一部分人为一捻子。后来逐渐转变,有时称为一股,有时称为一杆。一捻、一股、一杆意义完全相同。近代国史专家对于捻字解释,往往望文生义,以为聚众打降为捻,或谓然脂毁室为捻,或谓闹龙灯者以一灯为一捻,实则皆与事实不符。”“捻军组织,以百数十人为一捻,十数小捻为一帐子,十数帐子为一大捻。无论大捻小捻,皆公推一人为捻头,各捻之分合战守,悉听捻头之号令。尔时淮上健儿,纠合群众,号为捻头者,多至不可胜数。”
捻军中捻的四种说法
根据文献材料,我们可以把关于“捻”的解释归纳成四种说法。
第一种是“群聚为捻说”。这以陶澍的《陶文毅公全集》、《清实录》、《东华录》、《剿平捻匪方略》和《袁甲三奏议》等官书或半官书为代表,当时虽然肯定了这种说法都是从陶澍的奏折中引伸出来的,而陶澍在道光年间当过安徽巡抚,进行过一定的反面调查,有些根据,他说:“每一股谓之一捻子,小捻子数人,数十人,大捻子一、二百人不等。”因而认为这种说法比较可靠,接近真实,可以作为初步的结论。但当时没有进行过调查,把握不大,只好暂时那样交待。
第二种是“聚众打降为捻说”。这以民国本《涡阳县志》、蒋湘南的《蒋子潇先生遗集》、方浚颐的《梦园丛说》等书为代表,这些人和书都源出安徽和河南,他们对当时的捻党是熟悉的,可是,他们的说法并不正确。因为捻党聚众打降和械斗虽确有其事,但当时不仅捻党,其他各地农民也常常发生聚众械斗的惨剧,《清实录》里有不少这种材料,这是地主豪绅挑拨离间的结果,直到解放前,少数民族地区叫做打冤家,河南人谓之打黑枪,这是一种类型。聚众打降是捻党活动的内容之一,不能包括其全部活动、这也有一点痕迹,就是打降前必先聚众,而聚众皖北方言叫“结捻”,这是走了样的一种解释。
第三种是“拈纸然脂,毁室劫财为捻说”。这以王闿运的《湘军志》、方玉润的《星烈日记汇要》为代表,这里把捻党说成是半夜里明火执杖,抢劫地主的强盗,这和把捻党骂成是红胡子的诬蔑属于一种类型。这是歪曲、诬蔑,当然是不对的,不过,这也有错误由来的痕迹,即捻党在“抢劫”地主以前也要聚众(结捻),聚众以后或打降,或“抢劫”,表现了其活动的一个侧面。
第四种是“闹龙灯者,以一灯为一捻说”。它以王定安的《湘军记》为代表,这种说法当然也走了样,是不对的。不过,并不如我原来说的,是王定安的杜撰。其实,捻党中人也械斗,也贩私盐,也闹龙灯,也搞迎神赛会一类活动,这也是他们活动的一个侧面。总之,以上四种说法,除第一种接近真实,比较可靠以外,其他三种说法都是以讹传讹,愈传愈走了样,不过,他们也各有一点线索作根据,均有蛛丝马迹可寻,并非全是胡说。这些说法,都能够间接证明皖北方言的说法,即“捻”就是一部分群众的结合。由此可见,“捻”和“捻子”的称呼由来已久,它是历史的产物,不能取消,也不必要加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