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关于捻军史分期的三种意见
非我族类 2017-08-04
捻军
一
第一是罗尔纲的意见。在《捻军正名》一文里,他把捻军史划分成下列几个阶段:一是捻的诞生阶段(一八○四——一八一三);二是捻有了组织在群众中树立威信的阶段(一八一四——一八五三);三是捻响应太平天国在长江以北四处起义的阶段(一八五三——一八五五);四是捻党起义统一领导建立大汉称号阶段(一八五五——一八五六);五是以张乐行为首的起义军加入太平天国阶段(一八五七——一八六三);六是改变了地方性起义队伍的性质,在天京失陷之后,改变为太平天国的正规军,由遵王赖文光领导,在长江以北,继续革命战争的阶段(一八六三——一八六八)。
应该说,罗尔纲同志在《捻军正名》一文里提出的意见,比他在《太平天国新军的运动战》等著作里的意见,有了很大的进展。
这里,对于罗尔纲同志的分期法,谨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一、关于捻党诞生之年,目前尚无有力证明,只能暂据一说。马杏逸《捻军述略》原书已佚,此地据方玉润《星烈日记汇要》的摘录,和陶澍的《条陈缉捕皖豫等省红胡匪徒折子》,这两个材料都说捻党产生于白莲教起义失败以后,但却没有说出具体的年份,因此,与其确定在一八○四年(嘉庆九年)即白莲教起义失败之年,倒不如确定在一七九七年(嘉庆二年),因为马杏逸明明说:“捻之始,起于嘉庆二年”。
二、把捻党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也是根据陶澍的奏折,这是有些理由的。因为陶澍的奏折确切地说明了捻党在一八一四年(嘉庆十九年)前后的区别。但捻党时期史料较少,都是孤证,且其活动并不显著,再分两段,似过细密。如果要分,一八五一年(咸丰元年)太平天国在广西起义以后,全国范围内的农民起义显著增多,捻党活动亦突然频繁起来,这有《剿平捻匪方略》所纂资料始自咸丰元年可作证明,因此,倒不如在这里再划分一段。
三、以一八五三年(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和进行北伐为一个阶段划分的根据,以一八五五年(咸丰五年)雉河集会议作为一个阶段划分的依据,以一八五七年(咸丰七年)太平军和捻军联合作战作为一个阶段划分的依据,以一八六三年(同治二年)雉河集失守,张乐行就义作为一个阶段划分的依据,以一八六八年(同治七年)捻军战争的结束而截止,这几个阶段的划分是有理由的,正确的,可以肯定下来。
四、是四、五两段之间,不必再划出一个一八五六年(咸丰六年)冬天来,而应直接以一八五七年(咸丰七年)为标准,既作上段之结束,亦作下段之开始。因为两军会师在一八五七年三月四日,年月日都是明确的,用一八五六年是没有意义的。
五、初期捻军战争之结束虽在一八六三年(同治二年),但两军之正式合并,尚在如前所述之一八六四年十月底黑石渡战役以后,按照罗尔纲同志第六阶段划分的意图,倒不如依一八六四年十月为起点更准确些。
二
第二是祁龙威的意见。他在《关于捻军史分期问题的商榷》一文,提出了自己的分期法。他分捻军史为三大段。即从一八五三年到一八五六年是响应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从一八五七年到一八六四年是和太平军联合作战时期;从一八六四年到一八六八年是继承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他这样划分的理由是:“捻军战争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一部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革命,对捻军战争的过程和性质都给了深刻的影响。捻军和太平天国关系的三个发展阶段,即从响应太平天国革命到和太平军联合作战以及最后成为太平天国革命的延续的三个阶段,不仅形成了捻军战争的三次高潮,而且显示出不同的历史特点。因之,我建议以此为标准把捻军史分做三个时期。”
太平天国对捻军起义影响很大,这两者的关系抛开捻党时期除外,也是四个阶段,而不是三个阶段,捻军起义的高潮也不是和太平天国一样的波浪起伏,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祁龙威根据太平天国单方面的因素来划分捻军史的分期,就不是全面的处理方法。这种分期,既要考虑太平天国的外来影响,也要考虑捻军起义本身的内在联系,只以前者为标准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和罗尔纲的见解一样,不能为我们所完全同意。而且,捻党运动是捻军起义的先驱,探本溯源,研究捻军史必以此为起点,分期而不把捻党时期包括在内,也是不对的。
三
第三,笔者的意见。
一、从一七九七年(嘉庆二年)捻党产生起,到一八五三年六月七日(咸丰三年五月初一日)北伐太平军到达皖北,占领雉河集(涡阳)前夕止,这是捻军的先驱——捻党时期,时间共约五十六年。这里,把原定的一八○八年(嘉庆十三年)改为一七九七年(嘉庆二年),是因为一八○八年之说,原据《清仁宗圣训》卷九九,这是官书上第一次记载捻党活动,不一定就是捻党真正产生之年份,倒不如根据马杏逸《捻逆述略》更合适,其理由已如前述,不再详说。下限之时期,不但冠以年代,且冠以月日,这就更具体、更确切些。
二、从一八五三年六月七日起,这是北伐军占领雉河集之日,即捻党转化为捻军,起义正式开始之日,到一八五五年(咸丰五年)八月雉河集会议召开前夕为止,这两年多是初期捻军起义时期。雉战争的三次高潮,而且显示出不同的历史特点。因之,我建议以此为标准把捻军史分做三个时期。”
三、从一八五五年八月雉河集会议召开起,到一八五七年三月四日(咸丰七年二月初九日)两军会师霍丘前夕止,这是捻军起义由分散走向集中时期,这有将近两年时间。本时期的特点是:捻军有了根据地,有了最高领袖,有了五旗军制,正在结束分散状态,走向统一的领导。
四、从一八五七年三月四日,即太平军和捻军联合作战起,到一八六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咸丰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张乐行率部离开定远,假道寿州苗练区,从马厂集、姚家湾渡过淮河,回到颖上为止。这四年半,是太平军和捻军联合作战时期。这个时期,可以一八五八年(咸丰八年)五月二十五日六安失守为标志,再分为两个小段:前段是六安时期,后段是怀远和定远时期。六安时期两军联合作战最多,捻军主要是在太平天国区域内活动;怀远和定远时期,主要是两军结成犄角,捻军在北为屏障,太平军在南为依托,联合作战较少,但关系仍极密切。刘饿狼事变、李昭寿叛变、苗沛霖开始组织团练、张龙在凤阳反复无常,都是这个时期的大事,而分裂派的捻军远征山东和河南,客观上有利于太平天国和捻军在淮南的联合行动。
五、从一八六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张乐行北归以后起,到一八六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同治二年二月初六日)雉河集失守,张乐行就义前夕为止,这两年多是初期捻军战争结束时期。其特点是:两军联合作战结束,太平军在江北的地区纷纷失守,曾国藩的湘军据安庆进攻南京,苗沛霖在寿州的叛变,加速了逆流的增长,张宗禹、任化邦的后期捻军远走河南,以张乐行为首的初期捻军孤处淮北,革命逐渐定向低潮。
六、从一八六三年的三月二十四日起,到一八六四年十月三十日(同治三年十月初一日)即西北太平军和捻军联合部队大败于霍山黑石渡战役前夕为止。这将近一年半时间,是捻军战争由初期向后期转变时期。其特点是:初期捻军已经失败,后期捻军尚有待于长成,南京已经沦陷,革命已经转入低潮,西北太平军溃败,赖文光以余部数千并入张宗禹、任化邦捻军中,捻军正由半武装半农民状态向全部正规化转变,有根据地的斗争转变成流动式的作战,数万人马面临着险恶的绝境。
七、从一八六四年十月三十日起到一八六六年十月二十三日(同治五年九月十五日)东西两支捻军在河南许州分军前夕为止,这是捻军战争的复兴时期,时间约达两年。其特点是:以太平天国为领导,以捻军战争为主体。捻军接替了太平天国的未竟事业,成为中国大陆上的反清主力。它以中原为活动区,以流动战为基本战略方针,且已全部易步为骑,并获得若干新式武器。它消灭了僧格林沁的内蒙古骑兵,打败了曾国藩的湘淮军,使捻军声名大震,又转入了捻军起义的短暂高潮时期。潘骏文曾说前期捻军与后期捻军有三点不同,一是“盖昔日之捻,装旗有时,众皆乌合;今则飘忽无定,习于斗争”。二是“昔日之捻,多属徒行,又鲜火器,今则熟于骑战,且多洋枪。”三是“昔日之捻,尚恋乡井,饱掠则归;今则不据巢穴,流窜靡已。”这话也多少反映了前期与后期的不同特点。
八、从一八六六年十月二十三日起,到一八六八年八月十六日(同治七年六月二十八日)西捻军在山东茬平南镇之役前后覆灭止。这将近两年,是捻军战争的末期。其特点是:东捻军活动于中原,而后覆灭于江苏;西捻军先活动于西北,后活动于华北,而后覆灭于直东战场。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由于农民起义的失败,逐渐由内向外,由反封建转向反侵略,国内的阶级斗争,下降到次要地位,对外的民族斗争上升到主要地位,全国范围内发生的反对外国教会和传教士的运动,成为新时期的新内容。
九、从一八六八年八月十六日以后起,到一九○○年(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时期为止,这三十二年是捻军起义的尾声时期。这期间,还发生过一八七二年(同治十一年)李四等起义,一八七六年(光绪二年)涡阳旷同等起义,一八九八年(光绪二十四年)牛世修等起义,一九○○年(光绪二十六年)河南晏得仁等起义,这些起义仍然用“捻”和“捻子”的名义,是捻军起义的继续,不过,它已不是历史的主流,不可能起多大作用。但这却又说明:原来和义和拳有过历史渊源的捻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又和义和团运动合流在一起。在研究捻军史时,不能过分强调捻党时期和尾声时期的历史作用,但是,历史事实既然如此,在分期的时候,就不能把它摒除在外。
以上是具体的分期。关于分期的标准应该是:捻军起义既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内容,分期亦当应以此为主要依据;由于它和太平天国关系的密切,因而分期时既要考虑到太平天国的影响,也要考虑到它本身的发展规律。从以上几种不同的意见,也可以看出有些意见是相同的:大家都以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的重大军事事件为主要依据,对于几个主要的年代,对于捻军起义的起迄(一八五三——一八六八)并没有分歧,可以说,彼此“同”多于“异”,这就有可能取得完全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