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十三行是如何解决对外贸易过程中语言不通的问题的
非我族类 2017-07-25
广州十三行
明时禁海、开海政策经常反复,及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朝重开海禁,并于广州设立粤海关,继而有垄断对外贸易的广州洋行(即广州十三行)洋商的出现。开海贸易之后,原本接待外国贡使的怀远驿无法用来接待外国商人,按清朝礼部贡典,外国商人只能投住洋行商人的行栈或者租行栈。
有一些洋人来到中国,会学习汉语。康熙年间,每当洋船泊靠广州,随船而来的洋人便会被安排到十三行商馆学习汉语。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意大利画师马国贤等人登陆广州,康熙亲笔谕示:「西洋新来之人且留广州学汉话。」
1757年,乾隆上谕:「口岸定于广东,洋船只准在广东收泊贸易」。1759年,东印度公司派通晓汉语的英国人洪任辉北上京师,向清廷控告粤海关腐败勒索和广州洋行垄断贸易。办案期间,乾隆震怒,令人追查是何人为洪任辉起草状文。追查遍及浙、闽、粤三省,最后查出为刘亚匾所为。清廷以「始则教授夷人读书,图骗财物,继则主谋唆讼,代行控词」的罪名,将刘斩首示众。在这之后,清政府开始管制甚至禁止汉语教习。
汉语之外,大约在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广州口岸的中国人与西方人商业交往的语言是所谓的广东葡语。18世纪中叶之后,随着英国在中外贸易中地位上升,「广东英语」代替了「广东葡语」。鸦片战争之后五口通商,「广东英语」盛行于上海外国商馆集中的洋泾浜,是为「洋泾浜英语」。
关于这一时期的「广东英语」(Pigeon-English),美国人William C. Hunter曾经有过忆述。亨特在1825年来到广州,1829年加入美商旗昌洋行,1844年回国。据他回忆,当时广州的中国人,没有一个是能够读或写英文的。他认识的外国侨民包括他在内只有三个人懂汉语。外国人来到广州的时间短暂,并不愿意或者并不能够学习汉语。原因有三:汉语难学,清政府限制,即便学会了到其他地方也毫无用处。亨特认识的懂汉语的马礼逊博士回忆说,他在1807年只能在晚上学习汉语,并将房间里的灯光遮蔽,以保护他的汉语老师。
伶俐的中国人巧妙地运用听惯的外国音调,成功地弥补自己语言上的不足,并依照自己的单音节表达方式,同时使用最简单的中国话来表达他们的意思。他们就这样创造出一种语言,可以说是没有句法也没有逻辑联系的语言,只将其化为最简单的成分,但它却很牢固地扎下了根,成了许多数额巨大的生意或极为重要的事情的便利的交际媒介,以其活力和奇特性一直流行到今天。
根据亨特的忆述,当时在十三行商馆附近的书店出售一本名叫《鬼话》的小册子(当时广州人将侨居广州的外国人称为「番鬼」,如英国人被称为「红毛鬼」,美国人被称为「花旗鬼」)。在这本册子里,首先提到的是「夷」(Yun),下面是「夷人」(barbarian)的释义,用另一个字「曼」表示「man」的发音。在许多单音字之后是双音节的词,如解释了「今日」(today)的外文意思之后,用「土地」二字拼其音。
关键词: 广州十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