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南北朝历史 > 福建闽北多现两晋南朝大墓 和地理形势密切相关

福建闽北多现两晋南朝大墓 和地理形势密切相关

浅草 2016-02-22
\

出土的墓砖图有人形纹、花叶纹、兽形纹等纹饰
  福建地区,西汉时期的闽越国亡国后,东汉至两晋南朝时期这一段历史,除了其大体轮廓以及寥寥无几文献记载中的个别事件和人物,绝大部分处几乎未知的状态,两晋南朝时期的福建贵族的真实面貌不为人知。从2009年至2012年底,历时4年,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配合宁武高速等基础建设,陆续在这里发现了97座墓葬,加上上个世纪80年代发掘的3座,一共100座大墓。近日,这批出土器物,正进行整理研究,那么从这些大墓挖掘的物件我们能否看得到六朝至隋唐时期福建人的生活和故事?
  福建闽北多现两晋南朝大墓
  这批大墓大都集中在两晋时期,延至南朝或唐初。其中三国吴1座、两晋时期的37座,南朝刘宋中后期至南朝晚期共47座,隋至唐初共15座。每一座墓几乎都被盗掘过,随葬品残缺不全,甚至几成空墓,百座墓葬仅出土随葬品共328件。而墓葬本身却得以保全,多数平面形状保持较完整,形制的前后变化明显,花纹墓砖有些带有纪年年号。在考古学者的眼中,这都是难得的资料。
  从省内历年来的考古资料显示,福建发现两进南朝的大墓在闽西北发现并不罕见。除了政和之外,在松溪、浦城等与浙江、江西交界或相近的区域也都有发现。大墓如此集中、数量这么多还是首次。
  如今的政和县地处闽西北,与沿海省份相比,是相对偏僻县域,政和县名的由来是在北宋年间才确定的。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宋徽宗品到当地的白毫银针贡茶之后神清气爽,龙心大悦,遂将“政和”年号赐做县名,沿用至今。
  省考古研究所陈明忠研究员告诉记者,在1115年之前,政和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域,从秦朝开始,它不断变更归属。三国时归侯官,晋太康三年属温麻,萧齐、梁间属晋安,隋属建安郡……直到皇帝赐了县名。
  陈明忠认为,政和发现这么多两晋南朝的墓葬,和它所在地理形势和区域水系分不开。古墓的形状大都是“刀”字或“凸”字形的砖式券顶墓,有甬道和墓室,墓砖上都有各种各样的花纹。闽西北诸县特别是闽江上游水系诸县,发现的同时代的墓葬大都样式一样,可以算是同一个地理单元,也造就了相似甚至相同的文化内涵。
  他说,出土的六朝墓纪年砖明确显示,孙吴时期的墓葬少,仅发现一座;到了两晋时期,墓葬大量出现,并且出现了较明确规划意识的家族墓地,南朝早中期开始,墓葬数量较前期更多。这些现象的背后是跟北方战乱士族南迁的历史大背景相吻合,特别是闽西北地区在六朝时期的移民到来之后的开发史有密切关系。
  历史动乱造就人口大迁移
  “最早的一座是吴太平三年(258年),也只有一座,和当时迁来的人口少有关。”陈明忠研究员说,孙吴时期已有移民沿钱塘江、衢江溯流而上至江山,越浙闽关隘进入闽西北,事实上这条路即是史载“东道”或“岭道”、“峤道”的东段。
  他说,西晋至东晋晚期的墓葬共37座,其中32座墓内墓砖上有纪年文字,集中在西晋后期至东晋中后期。其中西晋后期多集中“永嘉年”前后的十年左右。
  在史籍中,这段时期内中原地区先有“八王之乱”、后有“永嘉初乱”等,大规模的移民南迁很可能从这时开始。
  两晋时期,从文献记载的各事件看出,来自三吴地区的移民由浙江江山县折向闽地,先走陆路越浙闽关隘,再走水路进入南浦溪,下建溪、转松溪,从而散居建溪流域的浦城、建瓯、松溪、政和等地。
  陈明忠说,政和这批墓葬在南朝时期出现了砖柱墓,墓室内用砖垒成了柱子的形态。这种墓葬结构,包括江浙在内的长江下游地区难觅其踪,但毗邻的江西地区和其北面的湖北鄂城地区较为盛行。墓葬结构的改变反映了闽西北地区移民的来源也发生变化。
  他推测,移民有从浙江进入到福建的,但也有一支来自江西,后者的墓葬文化在空间上继续向闽南转移。浙江的移民可能因为梁末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乱,有不少人逃亡福建避难。而当时割据闽中的陈宝应载粮食往会稽郡一带贸易,也带回许多江浙人口。
  福建大姓多在此时首次迁来
  福建省文史馆原馆长卢美松研究员告诉记者,这一时期的历史,在福建的史料记载中几乎是一片空白。史学界上大致认为两晋南朝时期,北方士族南迁很是缓慢,他们从河南、安徽、浙江、江西最后进入福建,延续数百年。
  “可从政和这一批最新考古资料的显示,很有可能士族进入福建的速度并不慢,有些人为了躲避战乱,在江西、浙江经过短暂的停留后,直接进入闽北生活。”卢美松推测。
  他说,这一时期的移民到来,是福建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开发。陈、林、王等目前在福建的大姓,从族谱、史料来分析,他们之中一些人最早是从两晋开始,一直到南朝多次迁入福建,参与早期开发。
  “很多人都疑惑为什么墓葬会在同一区域如此集中,我们回想下当时的环境就能理解。”卢美松说,迁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闽西北在当时有陆路和水路与邻省相同,而且这一代土地相对平缓,有种植、开垦优势。墓葬的集中说明人口繁衍的集中,南迁来的人集中居住,也是为自身安全考虑。
  在《三山志》中,记载着当时隋唐时期的福州城,墙外还是一片荒蛮之地,生活着虎豹、猿猴等野兽。
  卢美松说,“隋唐时期,福州城已较繁华,而周围还是荒蛮原始状况,推测在政和附近,草木茂盛、人烟稀少,野兽众多,还要与福建原有的闽越土著相处,实在不易。”
  早在18万年前,先民于闽繁衍生息。从蛮荒的旧石器晚期到西周,福建才首见于中原文献的记载。闽越国文化、魏晋中原的南渐、唐五代的进步到宋元的全面繁华。明清不断向外拓展直至近现代的文化发展新高潮……闽文化,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品质和地域风貌。
关键词: 南北朝 古墓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