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修建北京新宫新都前后耗费多少年
新之助 2016-03-04
紫禁城
今天,我们但凡走近北京明皇宫的人,都无不为其恢弘大气的建筑风格、精雕细琢的建设质量、布局合理的结构布置所感叹。
以现在的建设水准、建筑水平、建造能力看,似乎这样的建筑群,无需花费太多精力财力物力,但试想在明朝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时刻,要建成如此宏大的宫殿,肯定非一朝一夕之所为。这引起了笔者探究的极大兴致,故现对此进行些初步探讨。
历史不能胡说,不敢演绎。我们还是从史料里寻找答案吧。
早在永乐四年时,永乐皇帝就命泰宁侯陈珪、北京刑部侍郎张思恭等“董建北京宫殿,经画有条理”。(《明史·陈珪传》卷146;《明太宗实录》卷57) 后来,由于永乐五年徐皇后的突然驾崩,加上永乐四年开始的安南平乱战争和永乐中期的两次对蒙古的战争,以及南北大运河浚通工程与南京大报恩寺塔的建造等一系列政绩形象工程的开启,使得大明帝国耗费了无比巨大的财力、物力,牵制和影响了朱棣营建新皇宫新都城的进展。
直到永乐十三年三月丁巳,朱棣才正式下令“修北京城垣”。(《明太宗实录》卷162)
永乐十四年八月,朱棣“诏天下军民预北京营造者,分番赴工,所在有司人给钞五锭,为道里费”。(《明太宗实录》卷179)
永乐十四年十一月,朱棣“复诏群臣议营建北京”。(《明太宗实录》卷182)
永乐十五年二月,朱棣命“泰宁侯陈珪董建北京”,即让陈珪等负责北京城的营建,大规模的北京新都城建设工程由此动工。(《明史·成祖三》卷7)
永乐十七年十一月,又令人开始“拓北京南城,计二千七百余丈”。(《明太宗实录》卷218)
到永乐十八年十二月时,北京新都城工程建设仅完成紫禁城等主要建筑的营建,“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复于皇城东南建皇太孙宫,东安门外东南,建十王邸,通为屋八千三百五十楹,自永乐十五年六月兴工,至是成”。(《明太宗实录》卷232)
如果我们将永乐四年朱棣下令开始营建北京,到永乐十八年北京明皇宫主要建筑的竣工,二者加起来算的话,那么北京明皇宫建设时间长达15年之久。
假如,我们再将蔡信后来重修北京城垣的时间也计算在内的话,那可谓“焦劳圣虑(指朱棣),几二十年”。也就是说,明成祖朱棣修建北京新宫新都前后总计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才算是大功告成。(《明史·邹缉传》卷164)
历时这样长久的时间,才完成了明成祖迁都北京的新宫新都建设工程,可以想象拢共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由于史料对此未加记载,我们不得而知,只能靠各位看官自己推测和估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