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谈话缘由 庐山谈话对全民族抗战的作用
非我族类 2018-02-09
庐山谈话缘由
蒋介石庐山抗战声明也称为“庐山谈话”、“庐山讲话”。1937年7月7日22时,日军在距北平十余公里的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并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发动进攻,是为全面侵华战争开端;驻守的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奋起抵抗,打响全民族抗战第一枪。至此,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史称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和《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指出“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蒋介石在身边的石柱上书写着“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10个大字,与会场气氛相互浸染。
庐山谈话对全民族抗战的作用
1、表明了国民政府主张抗战、反对妥协退让的基本立场。蒋介石7月17日的庐山谈话是国民政府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第一次口气强硬、态度明朗的政策性谈话,表明了捍卫国家主权和抵抗侵略的严正立场,比起以前的妥协退让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毛泽东曾诚恳地指出:“这个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为国民党多年以来在对外问题上的第一次正确的宣言,因此,受到了我们和全国同胞的欢迎。”蒋介石的明确表态对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指出:自“九一八”以来,日本先是侵占东北,继之扩及河北,中国领土之权横被侵削。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扩大战域,进而发动淞沪之役。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侵略所迫,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声明认为,日本已将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破坏无余,中国为维护正义与和平,自应尽其能力,以维护领土主权及维护上述各种条约之尊严。声明表示:“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为有针对性地实施抗战,8月2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全国战场划分为五个战区。同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决议设立国防最高会议,为全国国防最高决策机关,决定国防大政、国防经费、国家总动员等重要大事。国民政府和其军队的抗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形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共产党是当时中国最有影响的政治势力之一,它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由中国最先进的分子组成,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中华全民族的抗日救国解放事业离不开共产党的指导与参加。北伐战争失败后,共产党被宣布为非法,国共两党处于严重对立状态。十年来,国民党对共产党采取了残酷镇压方针,国共两党的激烈冲突,不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大敌当前国民党能够改变政策,容纳各党各派共同抗日,为国共再次携手合作提供了基本前提。毛泽东对此有过明确的阐述:“蒋氏的谈话,承认了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指出了团结救国的必要,这是很好的……两党的统一战线是宣告成立了。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国共的再次合作是争取抗战胜利的必要条件。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在政治上、组织上、纪律上。作战的勇敢与坚决上的种种优势,将成为改善和加强全国抗战部队战斗力的伟大推动力量。这就保证了全面抗战军事上的胜利。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有密切的联系,共产党人最善于发动和组织民众,没有人民群众参加的抗战不能成为全民族的抗战,这正是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问题。
3、对初期的抗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共产党的关系也是比较好的。国共两党在各方面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军事上,两党达成了红军改编的协议,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在一些重要会战中,有过战略战术上的相互协调和战役战斗上的密切配合;军事理论方面,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蒋介石也表示赞同,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在政治上,抗日救国是两党再次合作的基础。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与国民党的《抗战建国纲领》有基本的一致性和相似之处。在经济上,两党相互支持。根据协议,八路军、新四军的军饷、服装。武器弹药、医药器材等物资,均由国民政府发给。共产党当时虽然在经济上很困难,仍在党内、各部队中举办献金活动,将筹到的捐款送往抗日前线。总之,由于国共两党的携手努力,在一年多的对日作战中,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其速战速决的计划,为相持阶段的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毛泽东所说:“十五个月之抗战,愈挫愈奋,再接再励,虽顽寇尚未戢其凶锋,然胜利之始基,业已奠定,前途之光明,希望无穷。……泽东坚决相信,国共两党之长期团结,必能支持长期战争,敌虽凶顽,终必失败。”
关键词: 庐山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