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军为什么这么厉害 北伐军为何能够打败各路军阀
非我族类 2018-01-08
1926年7月,广州方面集结了几乎所有的力量,开始了统一中国的北伐。北伐军的人数在10万人左右,而让的对手们的总兵力超过了100万。其中直系的吴佩孚有20万,盘踞东南的孙传芳有25万,山东地区的张宗昌有15万,奉系的张作霖实力最强,军队超过了40万。这些军阀的总兵力加在一起超过了100万,而北伐军只有十万人,那么北伐军为何能以少胜多、连续打败各路军阀呢?
一、广州方面拉拢了北方的阎锡山和冯玉祥
很多人认为这一次北伐完全是广州方面的功劳,其实不然,广州方面自己本身的力量本部是很强,自保有余但如果进攻还差得远。首先是冯玉祥,冯玉祥在1924年发动了政变,使吴佩孚受到重创,而他自己的西北军得以迅速崛起。但是正因为这次政变,致使西北军成了北方军人的公敌。东山再起以后的吴佩孚,拉拢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和奉军、晋军一起夹击冯玉祥。西北军虽然战力彪悍,但也架不住三方面的进攻,在1925年年底,向广州方面做出了联合的请求。这样的好事广州方面求之不得。
山西阎锡山的日子也不好过。阎锡山是老同盟会会员了,从清朝灭亡以后,他就控制住山西。当年一心要称帝的袁世凯都拿这个圆滑的家伙没有办法,就更不用说各地的军阀了。阎锡山一向是哪方有便宜他去哪,在东北的张作霖占领了京津地区以后,阎锡山十分恐慌。他明白紧靠自己的力量挡不住奉军,因此他也在找联合的盟友,不过他最初的盟友不是广州,而是吴佩孚。由于吴佩孚败的太快,他有立刻改变策略加入了广州阵营。
二、北方军阀自己的内斗严重
当时广州方面主要有四个对手:吴佩孚、孙传芳、张宗昌、张作霖,这几个人相互内斗,最终被北伐军各个击破。先说张作霖,张作霖的奉军进入京津一带以后,张作霖掌握了北京政府的控制权,对其他几个人指指点点。在北伐军开始行动以后,他很希望北伐军能够打掉自己的老对手吴佩孚,所以他对北伐军的初期行动并不关心。张宗昌和张作霖是盟友,一切都听“张大元帅”的安排,但是张宗昌和东南的孙传芳关系非常僵,北伐军进攻孙传芳时,张宗昌幸灾乐祸,反正有他前边有孙传芳扛雷,后边又又张作霖的支援,随意他不畏惧什么。
孙传芳的态度也十分微妙,首先他要防备山东的张宗昌和他背后的巨无霸张作霖,然后还要警惕他的老上级吴佩孚,最后才是广州的北伐军。在北伐军进攻吴佩孚的同时,他选择了中立。直到北伐军向江西进军,他退无可退之后,才开始与北伐军交战。吴佩孚的处境最惨,虽然他自己有20万军队,但是他的周围都是敌人,没有一个军阀和他站在一起。作为北洋军最正统的传人,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由于周围都是敌人因此他需要分兵防御各个地方,自己能够防御北伐军的兵力只有4万人,这与北伐军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
三、北伐军在军队的素质上占据了上风
除了北方一些列的矛盾,北伐军的战斗素质也是不能忽视的。在清朝刚刚灭亡的时候,袁世凯的北洋军战斗力确实强悍,但是10年过去了,北洋军已经四分五裂。北方著名的军校保定军校在1916年至1926年的十年中共培养出了6000多名毕业生。但是这些军校生在北方各个军阀那里并不受重用,有的被分配到了文职,还有的甚至没有工作。一半以上的北方军校生到了南方,加入了南方阵营。而北方军队的各级军官还是那些所谓的“好兄弟”,这些人虽然悍不畏死,但是指挥水平十分有限,在战斗中吃亏是必然的。
而南方的北伐军就不同了,从孙中山时期开始就建立了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在加上那些投靠过来的保定军校生。在基层军官的配置上要比北方军队多得多,在这方面占据了优势。北伐战争开始以后,战斗力强悍的北伐军一路以少胜多,再加上冯玉祥、阎锡山等军队的配合,就这样不到半年,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先后光复。广州也把指挥系统搬到了武汉,再然后大家熟知的那段历史就要开始了,二十年的分分合合。
关键词: 北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