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近代历史 > 南北之争的由来 南北之争的不良影响

南北之争的由来 南北之争的不良影响

非我族类 2017-12-26
\

 
  南北之争发生于红军长征途中,当时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人和张国焘之间发生了行动路线上的分歧,南北之争由此产生。南北之争对中国革命产生过不少不良影响,其中包括战略、思想以及军心等方面。
  南北之争的由来
  1934年,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从中央苏区撤出开始长征,沿途迭经战斗,损失惨重。到1935年和红四方面军会合时,只剩万余人马。而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苏区撤出后,到川北开辟了川陕苏区,休整了二年多,虽然要同四川当地军阀经常作战,但与一路遭受国民党数十万中央军围追堵截的红一方面军相比,情况要好很多,当时,红四方面军约有八万三千余人。
  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仍然面临着国民党军的重重压迫,急需在军事上找到出路。两军会合后,张国焘由于对当时形势的错误估计和自恃拥兵十万,在野心和权力欲望的唆使下,开始有意无意地尝试对抗中央,与中央在下一步进军路线问题上产生了分岐。毛泽东和党中央主张北上,到达陕甘宁一带,在宁夏若不能立足,可以撤退到外蒙古中苏边境一带,在那里接受苏联援助,加以休整并等待时机。而张国焘则提出了就地建立根据地、向川北甘南至汉中一带发展,以西康为后方的“川甘康计划”。
  南北之争的不良影响
  “南北之争”就这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红军北上或南下的战略分歧,给党的事业带来了不良的消极影响,给正处于长征战略转移关键阶段的红军带来了巨大损失。
  首先,贻误了战机,使红军在战略上处于被动。由于张国焘拒绝北上,故意拖延红四方面军的行动,使红军在毛儿盖地区多停留了一个半月,致使胡宗南得以重兵控制经松潘北去的交通要道,使红军错过了向北发展的大好时机。“松潘战役”的破产,这打乱了红军随后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和红军对一些重大战役先发制人的机会的把握。
  其次,张国焘自恃人多枪多,便肆无忌惮地以武力相要挟中央,这种军阀主义思想在红军中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坚持自己的南下立场张国焘屡次电令中央要求南下,且自封为王、盛气凌人,不把党中央放在眼里,完全丧失了党的纪律性、原则性,完全是一派军阀主义的作风。红四方面军中有些指战员上行下效,“继承并发扬”了这种极其错误的方式方法。后来,据不少老同志回忆,四方面军中党性纪律较差,军阀习气严重。张国焘自身的做法和作风,在整个四方面军和整个红军内部的官兵关系之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三,加剧了一、四方面军的矛盾,由于党中央与我行我素的张国焘意见的不统一,再加上张国焘对四方面军将士的不断煽动蛊惑,致使一、四方面军之间矛盾骤然升级,如果这样持续下去,将有可能造成两支部队的分裂,红军整体的战斗力锐减,甚至极有可能发展到红军与红军间的自相残杀,这是任何一个共产党人绝对不愿看到的。
  其四,张国焘最终带兵南下,毛泽东和党中央只好率领一方面军一、三军团和军委直属纵队单独北上,军中部分战士心存迷茫。北上之初,当部队抵达甘肃迭部县高吉村休整时,中央由于没有向部队各指战员在第一时间说明北上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上张国焘的屡次煽动、蛊惑人心,一部分北上将士对中央突然北上的行动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迷茫和不理解。
关键词: 南北之争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