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雕塑
在中国近代史的屈辱血泪史中,抗战是永远过不去的坎儿,在这道坎儿上绊倒了无数国人,多少将士用血肉填平道路才有今日的壮丽河山。有些人被埋没在长河里似乎波澜不惊,但却沉默的为祖国铺平康庄大道,川军就是这样一只军队。
壮士出川
自
辛亥革命以来,四川就一直处于军阀割据和派系互斗中。当时的川军,军纪涣散、装备拙劣,被认为是中国“最糟糕的军队”,有人戏称“草鞋草帽,步枪烟枪”。然而这支处处被人嫌弃的部队,却从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开始,几乎无役不从,足迹遍布主要抗日战场。七七事变”后不久,当时四川省主席刘湘即向中央和全国通电请缨抗战。“此行决心为国雪耻,为民族争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川军抱着这样的决心壮士出川。
川军铁血征途
因为川军的装备烂,军纪开始也相对涣散,刚开始在战场上几乎就是填炮口的存在,川军的牺牲率惨不忍睹。从“最糟糕的军队”到抗战后期赢得“无川不成军”的赞誉,这期间川军经历了多少历练。首批出川川军奉命分三路开赴各自抗日前线:第一路由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率领,从成都徒步经川陕公路,过潼关、渡黄河,进入山西境内对日作战;第二路由第23集团军总司令刘湘率领,从重庆朝天门码头乘船东下,参加南京保卫战;第三路由川军将领杨森率领第20军,从贵州出发,直接开赴上海,参加
淞沪会战。
川军血战到底
川军出川时已秋末,不少士兵仍身穿单衣脚穿草鞋,在日军炮火及飞机扫射下,川军尸横遍野仅十几天便伤亡过半。川军不仅缺乏野战医疗救护,军需补给更是无人过问,不仅枪支弹药连吃饭穿衣都要自己解决。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川军第20军26师,是淞沪会战战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全师四千余官兵,到撤离战场时仅存六百多人,伤亡85%以上。正是这样血战到底的精神,让川军在抗日战争中成为一支充满传奇色彩的铁血军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捐躯赴国难,川军向国民展示的精神是伟大的,也是苦涩的,若是国家足够强大,能避免战争,也不会让无数的川军将士在大好年华中壮烈牺牲。“川人从未负国,国人亦不负川”,这大好河山终是如川军所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