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军奉命“不抵抗主义”退入关内。东北三省大好河山,三千万同胞沦陷日本之手。张学良在东北的部队,真的没有一战之力吗?
东北军高级将领中弥漫着武器至上的观点,除兵工厂自造装备外,还大量从国外采购先进装备,有些装备被缴获后,连日军也大吃一惊。要是拿装备来说,恐怕当时所有军阀的重武器加起来也没东北军多,中国的大部分军舰,飞机都在那里。
保贞式战斗机,后来被日军用于在锦州轰炸东北军,而没了飞机的东北军对其除了用步枪机枪打束手无策。大型毒气炸弹,东北军仓库中的化学航空炸弹,二百四十毫米大炮试制生产线及炮弹,兵营中炮衣都没有摘掉就被俘的75mm德国野炮,日军缴获折叠式冲锋舟,这种武器为张学良从法国进口,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的装备中,尚没有可与其媲美者
在九一八事变中,飞行员都在休假,来不及将飞机启动撤离或组织抵抗,东北空军全军覆没,两百袈飞机全部落入敌手。日军后来大量使用缴获东北空军的飞机与义勇军和后来的东北抗日联军作战,这些飞机在当时世界处于先进水平而且种类齐全,颇成系列。
据不完全统计:东北军损失飞机262架、迫击炮和各种口径大炮3019门、战车26辆、各式机关枪5864挺、各种步枪和手枪118206支,以及大量的各种枪炮弹药、被服、粮等不尽其数。
除了大炮,还有一支坦克部队被日军完整俘获。这是一张令人惊讶的清单,日军的缴获清单上赫然写着:“步枪约15万支,子弹约3百万发,迫击炮约6百门,炮弹约40万发,山、野、重炮约250门,炮弹约10万发,火药约40万磅。”
事变发生后,日军分路攻占沈阳各处机关工厂,东北军全无应变准备,又奉不抵抗命令,各要害部门除少数官兵基于义愤进行抵抗外,大多开门揖盗,静候日军占领。
沈阳奉天兵工厂,堪称当时中国最先进和规模最大的兵工企业。1922年4月,张作霖在直奉大战中败北,痛定思痛,决心大办兵工企业,改善部队装备。
张作霖将原奉天军械厂改为东三省兵工厂。在沈阳市大东边门外重新规划,设立枪,炮弹,炮等三厂,由丹麦商家文德(Winther)公司承建,并派技师克力敦尔弥驻厂指导安装,于库房西侧,修筑站台,铺设铁轨,火车可直通厂内。
此后,1926年至1928年再次扩充,增建枪厂及轻机枪厂,有机器8千余部,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之兵工厂。九一八事变前已经能够量产17式65轻机枪, 13式79重机枪(均系仿造日式机枪)
奉系在沈阳兵工厂曾先后投入了折合法币二亿八千多万元的奉票和大洋,使东北军成为全国各路军阀中装备最好的军队。可惜,这样一个大型兵工企业,却拱手让给了日本,其中已经造备完毕的大批武器,也落入日军之手。
当晚八时许,日军天野六郎少将率步兵第16联队,占领了有“远东克虏伯工厂”之称的沈阳兵工厂和东塔飞机场,兵工厂存放的大量现成枪炮,弹药,其数量极多,全部落入日军之手。
大批兵工厂工人不甘为虎作伥,他们纷纷离开工厂,撤往关内。其中有一批人员,最后和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取得了联系。他们携带工具撤退到第十一军的根据地七星砬子,成为该军所建立的兵工厂中骨干力量。
在这座兵工厂中,他们依靠能够自己发电并利用水力驱动机床,制造出了大量机枪,冲锋枪,手枪,手榴弹等装备,提供给抗联部队。使七星砬子兵工厂成为东北抗日联军中最成功的兵工企业。
尽管1931年中日在战略对比上差距甚大,但于东北局部,无论装备还是兵力,中方都不落下风。在锦州,江桥等地的战斗中,还曾经占过上风。这种情况下,采取”不抵抗“政策。实在是令人....
就算当时中日兵力尚有悬殊,如果他有奋起一战,玉石俱焚的决心,日寇未必能在东北如此轻松站稳脚跟。由于不抵抗,日本关东军随后发动了侵占中国东北的战争,以1万余人进攻有14万人中国东北军,并在短短半年内占领东北三省。
1947年,冯玉祥在《我所认识的
蒋介石》一书当中曾说,
张学良的不抵抗决定,只是在执行蒋介石的命令。在1991年其重获自由后,张学良在各种场合多次承认
九一八事变当中的“不抵抗”决策完全是其一人所决定。
张学良1990年接受日本公共电视台NHK采访时,表示他当时认为”“战争不合乎日本政府的利益,日本政府应会约束关东军”。“到现在有很多学者认为是国民中央政府下达过不抵抗指示。”所以,我不能把‘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的责任推卸给中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