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礼乐崩坏,各诸侯国兼并战争不断,奴隶社会正土崩瓦解。当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也使得当时的文化思想空前繁荣,这些思想很多都与军事、战争、政治有关。
1.攻战与伐谋、伐交相结合,丰富的战争实践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军事谋略思想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即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士大夫阶层兴起于民间,加上连年的战争,诸侯争霸,多元的政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军事谋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周代为了便于统治,分封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同姓或异姓诸侯。随着周昭王南征荆楚,死于汉水,周王朝就一直走下坡路,社会内部矛盾加剧,加上周幽王时政治腐败,西方少数民族入侵,西周王朝最终覆亡。至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相互兼并的战争愈演愈烈,“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应运而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最严重、持久的时期之一,仅有文字记载的大小战争就达614次之多。
伴随着战争的发展,作战武器日益先进,作战类型日益增多,为谋略思想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公元前638年的宋楚泓水之战,当时虽然宋军兵力处于劣势,但是却占有先制之利,本可以乘楚军半渡或立足未稳而击之,结果执意要实行宋襄公的“仁义之举”而惨败。这种血的教训,为后代兵家所吸取。“胜于易胜”的谋略中就透露着要抓住机会战胜容易战胜的敌人的思想。春秋中期,各国军队的规模越来越大,争霸战争的规模也日益扩大,经过长期的战争实践,一些军事家对战争规律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运用了一些高超的谋略和战法。到战国中期,诸侯国军队的规模逐渐增大,战争规模比春秋时期扩大,歼敌规模也较大,有的多达10万人。特别是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军队规模增大,骑兵成为重要兵种,车兵减少。战争规模空前扩大,战场范围也空前广阔,持续时间累月经年,各大国间伐谋、伐交与攻战紧密结合,谋略运用精彩纷呈。
2.百家争鸣,立派建说的文化氛围,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军事谋略思想的发展。
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士大夫阶层兴起,私学发展,社会上各种思想流派空前繁荣。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力旁落,公室衰微,“学在王官”的局面被打破,新兴地主、商人、平民子弟,都有了受教育的机会,文化知识渗透到社会的不同阶层,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规模已相当可观。一时间,聚徒讲学成为时尚,各家立派建说,相互驳难,终致百家争鸣之势。
“士”原本属于统治阶层的一部分,但处于贵族的最低等级,在严格的宗法社会里终身依附于卿大夫,“家臣而欲张公室,罪莫大焉”,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社会变动,改变了士的生活,把他们推上了社会。孔丘的父亲为武士,老聃曾任周守藏史,孔丘则担任过委吏(相当于今日的会计)。士阶层的另外一大来源是庶人中的佼佼者,“布衣卿相”在春秋战国间已不罕见。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争霸图强的政治环境,突出了对人才需求的重要性。“夫争强之国,必先争谋”。这一时期重要代表人物有孙子、
老子、田穰苴、
商鞅、管仲等等,对军事谋略思想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3.“慎战”“全胜”的谋略思想植根于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和合文化的传统
中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铸就了中华农耕文化的温和性特征。一个大的定居族群,由于生产工具的落后,生活物资的匮乏,对生活物资的争夺肯定会不时发生,为了维持稳定相处的生活环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公认的准则:有争议也是协商解决,而不像游牧文明采取决斗的解决方式。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谐的民族,“和合”是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为贵”成为公认的准则,它纵贯于各个时代的各家各派思想文化之中,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尤为突出。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迅速发展,呈现出经济的日益繁荣,此时,各诸侯国为了生存和争霸,逐步认识到战争不得不进行,进行战争又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于是一些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家、军事家,主张在保民利主的前提下进行争霸战争,出现了一些注重人和,宣传上下同欲的重民思想。如
孙膑说:“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与“全胜”相联系的是孙子提出的“慎战”的谋略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慎重决策和慎重谋划,其宗旨是“安国全军”。对于战争决策,孙子提出了限制战争的三个原则:“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旨在使决策者对战争保持克制和理性,以降低战争发生的频率,其着眼点则在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全胜”、“慎战”、“不战而屈人之兵”,伐谋、伐交与攻战相结合,这些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军事谋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将世代绵延、经久不衰。重温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与经验,继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今天繁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乃至作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都不无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