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啊哦首相”大平正芳与美翻脸事件
2月24日,丰田总裁丰田章男在美国国会众议院出席听证会,在长达6个小时的会议上,这位总裁遭到美国议员轮番轰炸。在连珠炮一样的攻击面前,英语不佳的丰田章男显得十分紧张,不时表示“深深的歉意”。这种紧张从日本人的角度看很有道理,日本人甚至担心,如果丰田章男说的哪句话被美国人认为在说谎,有可能当场把他抓起来。而美国议员则不是很理解丰田章男的含蓄,并对他冗长、间接的回答感到不满。
其实,这多半是文化差异引发的。日本人做事谨小慎微,注重细节,有的时候容易钻牛角尖;美国人做事粗犷直接,喜欢热闹,有牛仔遗风。美国议员在议会大喊大叫只是为了向自己的选民表明态度,倒未必是和丰田公司有多大仇恨。日美之间因文化不同导致误解,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其中最为著名的例子,是发生在1979年的“大平正芳翻脸事件”。
曾任日本第68、69任首相的大平正芳,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重要推动者。他的名字,熟悉中日关系的人都会记得。在日本政坛,大平正芳有个古怪的外号,叫做“啊哦首相”。这是因为他讲话的时候颇为谨慎,总是带着“啊”或者“哦”这样的口头语。大平在日本政界的评价是“朴讷”,在北冈伸一的《自民党》一书中被称为“战后屈指可数的理智型政治家”。
就是这样一个老实人居然和人翻脸,实在是罕见的事情。而他翻脸的对象,也是一个和中国颇有缘分的外国政治家,那就是美国第39任总统吉米·卡特。吉米·卡特,1976年当选美国总统,任期内积极推进中美关系,不过说他和中国有缘分更直接的原因是这位美国总统的生日正是中国的国庆节。
1979年4月30日,大平正芳对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进行工作访问。大平这次访美,有三项重要议题,分别是加强日本的防御力、讨论在对抗苏联方面的合作以及日美贸易摩擦。这次访问颇有成效,前两项议题进行得颇为顺利。关于第三个议题,5月2日,日美双方同意设立顾问委员会讨论解决双方贸易摩擦问题。尽管如此,双方都明白这不是一个可以简单解决的事情———日美贸易摩擦的主要领域,就是今天丰田出问题的汽车行业———这场贸易战到今天都烽烟未息。对未来谈判日美双方心照不宣,紧锣密鼓。
外交的礼仪与双方的明争暗斗无关。美方举行了盛大的酒会欢迎大平的来访。在酒会上,少年时候就善于做生意的卡特见缝插针,把美方的谈判底稿交给了大平。这份协议的内容十分苛刻,日方计算后觉得照这个条款签约,日本人在美国卖汽车连内裤钱都赚不出来,根本不能接受。大平粗略地看了一下,已经觉得美国人的条款不可理喻,所以只是笑笑,不发一言地甩给了秘书。
要是中国人,比如陈毅外长碰上这种事,当场就给他扔回去———这东西没法谈!也就完了。但日本有着崇尚暧昧的文化传统。在官方场合,即便是对不赞同的事情也不明白地说,常常会用委婉的方式来表达。比如先将对方赞扬一番,然后加上一句“但是……”。熟悉日本的人都会明白,日方真正要表达的内容,只是“但是”后面的话。像大平这样不发一言,在日本人看来已经是在很强烈地表示不满了———否则,他至少应该感谢对方辛苦准备了这份材料。
然而,卡特对日本人这种表达方式一无所知,当然不明白大平的意思。过了一会儿,他半开玩笑地对大平正芳说:“(在贸易上)我们所要求更改的那几个条件,你就答应算了。这样,我们就可以腾出时间到海边去度假!”
非常不巧的是,大平正芳的翻译恰好不在身边,英语不佳的大平听不懂卡特说的是什么,又着急、又尴尬,可是按照日本“暧昧”的文化传统,此时又不能毫无反应。他只得说“哈伊”,以点头微笑来应付。按照日本的文化习惯,这不过是“我在听你说”的意思。和日本人打电话,对方也会经常说“哈伊”,其含义也是在告诉你———“我在听,电话没有断”,但并不是赞成的意思。
然而,“哈伊”直译后的意思就是“好的,同意”。卡特见大平如此反应,高兴极了,对自己的随员说:“他以笑默认了我们提出的要求”。美国参加贸易谈判的代表也大为振奋,纷纷认为:大平笑了,大平还说“哈伊”,他屈服了!他害怕了!于是,大受鼓舞的美国人乘胜追击,连夜在这份条款中增加了大量得寸进尺的要求。
第二天,美日两国代表团开会,美国贸易代表把那些贪婪要求提了出来,大平正芳通过翻译得知后,非常气愤,带领随员起身拂袖而去(也有报道说大平当场就撕碎了对方的新提案),致使这次贸易谈判“流产”。
这回,轮到美国人傻眼了———这日本人怎么说急就急啊?怎么一点征兆都没有?不过,这样的教训显然有益于双方增进了解。第二年,卡特访问日本,参加发达国家第五次首脑峰会,再次与大平正芳会晤。在那次会议上,各国讨论应对石油危机的战略,结果日美是各国之间最快达成协议的。也许,这就叫做“不打不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