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正义的召唤--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被称作为一位"孤独的旅行者",他自己也曾说:"我孤寂地生活着,年轻时痛苦万分,而在成熟之年里却甘之如饴。"作为科学大师的爱因斯坦为什么乐于孤独自处并"甘之如饴"?伟大的科学发现有赖于心灵的安宁以助冷静深入的思考,科学研究的逻辑使科学家往往习惯于选择孤独。这当然是一种可信的解释,但对爱因斯坦来说,它却远远没有通达问题的实质。在爱因斯坦的心里,世界并不单纯只是物理意义上的自然世界,与自然世界交相混杂的人类世界,才更是他的本然关切,这个世界的和谐与统一,比起自然世界的和谐与统一,才更值得思考和研究。爱因斯坦始终关注着人类的文明和精神价值,忧怀于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与他对自然世界的独特探索一样,他对人的世界的探索,也是独特的、长时间无人理解和认同,爱因斯坦因此是"孤独"的,常常为人的世界的不和谐而"痛苦万分",但他却又从来没有丧失希望,仍然不懈为此而思索、而奔走呼号。如果说早年,爱因斯坦对人类的精神价值的注意大多仍停留于理性的自我思考的话,那么在其晚年,他则成为了一个为此实践的社会活动者,他晚年对于人类现状和未来的关切与设计,充盈着光明而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至今看来仍独具匠心、思深虑远,其苦心孤诣足为现在的我们所震撼。
晚年的爱因斯坦不停息地为人类的精神价值而鼓而呼,热切地关注着人类的自由与正义,这对一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深切地感受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的人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但更关键的是,一颗天然向往自由、渴求正义的心灵,是根本无法对人类的灾祸孰视无睹、漠然置之的,世界在他的心目中--自然世界也好,人类世界也好,本来应该是充满和谐、统一有序的,他又怎么能够容忍人类心灵的和谐惨遭蹂躏、人类精神的秩序横遇漠对呢!当仇恨泛起、当敌对流行、当杀戮被披上神圣的"爱国"外衣的时候,爱因斯坦这位曾目睹自己的同胞被成千上万地赶出世居的家园并送进纳粹的集中营、并对自己后来所居国家的种族歧视有过感同身受的正直的人道主义者,再也无法独自享有他的愤怒了,严重恶化了的人类生存处境使他忍无可忍,他坚决地走出了安静的书斋,利用一切的可能和机会,大声呼吁起人类应该为自由而战、为正义而战、为消除敌意而战。
在爱因斯坦的心目中,人类精神的价值至高无上,而人类的文明,正体现在人类的精神价值上,自由、正义、和平、宽容等价值构成了人类文明的核心。文明和传统是人类生存的精神支柱,而对文明和传统的尊重,是世界实现和谐有序的不可或缺的智慧来源,爱因斯坦因此大声疾呼:"关注我们拥有的财富中那些永恒而至高无上的东西,关注那些使生活富有意义的东西,我们还希望,当我们把它传给我们的子孙时,它能够比我们从祖先手中获得它时更加纯洁,更加丰富。"爱因斯坦深知:人类生活秩序的倾塌、人类间相互仇恨心理的产生,正来自于人类文明传统的遭受破坏,当文明和传统被踩倒在地的时候,人类的心灵再也无处依归,而心灵秩序的失范,则必然又导致社会秩序的紊乱。爱因斯坦确信冷静的理智和人类情感具有深厚的伟力,在为玛丽.居里所撰的悼词中,他写道:"杰出人物的道德品质可能比纯粹理智的成果对一个世代以及整个历史进程所具有的意义还要大。"自由、正义、文明、传统、精神价值,等等这些事物,是爱因斯坦心中的上帝,受强烈的宗教情感的支配,爱因斯坦对这些事物的遭遇贱踏,天生就保持着心灵的敏感。然而,令爱因斯坦忧心不已的是,19世纪以来的政治经济冲突到了20世纪上半叶,"已把上个世纪最悲观的人也没有想到的危险带到了我们眼前",爱因斯坦眼中的人类世界,此刻也正面临着严重的"道德的衰败",传统的宗教、艺术和科学,在人类将其统统工具化之后,已毁坏到了几乎无法想象的程度,而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趋向高深,使它从单纯的生理存在中升华,并把个人引向自由。"
伟大的心灵总是倾向于自由和正义,一个具有宗教情怀的人道主义者总是以对世界的关怀作为自己精神的依托。爱因斯坦曾说过:"只有为他人而活着,活着才有意义",而他也正是这样身体力行了,对一切不自由、非正义,爱因斯坦都表示出了强烈的反对,他晚年的大部时间,是在美国度过,对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爱因斯坦有深切感受,他指出:"美国人的社会景观中有一个污点。他们的平等与人性尊严的观念主要限于白种人。甚至在白种人中间也存在着偏见。"他因此对黑人在美国社会所遭遇到的不公,深表同情,对美国白人的麻木不仁,深感可耻,并多次提醒美国人应关注黑人问题,改善黑人的生存处境和人权状况。
在爱因斯坦晚年文集中,对自由的论述和强调占据了很多篇幅,"自由"在爱因斯坦看来,属于人类的基本价值。人为什么要追求自由?爱因斯坦认为,这是由人类生存的目标所确定,"这个目标就是要通过内心不断的努力摆脱反社会、具有破坏性的天性,使人类变成一个自由幸福的群体。"那么,什么是自由呢?爱因斯坦认为人类应该享有两类自由:一类是外部自由,一类是内部自由。外部自由首先是言论自由,"我所理解的自由是指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一个人不会因为就知识的一般和特殊方面表达意见和论断,带来危险或严重的不利后果",爱因斯坦如是说。但为实现人类生存的意义,使所有人的精神发展成为可能,仅有言论自由是远远不够的,爱因斯坦提出还须有第二种外部自由:"人类不应该为了取得必要的生活资料,而不得不工作到既无时间也无体力从事个人活动的程度。没有这第二种外部的自由,言论自由对他就毫无用处。"自由精神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支撑,爱因斯坦所说的第二种外部自由,实际上就是罗斯福所说的"免除匮乏(的自由)。"至于内部自由,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解,是指精神的自由,它"存在于独立的思想中,后者不受权力和社会偏见的限制,也不受一般的未经审视的常规和习惯的羁绊",是科学发展以及创造性精神活动的驱动力,这种自由的养成,不仅有赖个人的独立特行,也有赖于社会的支持或不予干涉。追求和捍卫自由是人类精神生活得以发展和完善的保证,人类的外在生命和内在生命也籍此才能得到改善,换句话说,自由在爱因斯坦那里,其实就等同于生命。
爱因斯坦对以自由和正义为核心的人类精神价值的呵护,呼应了大诗人T.S.艾略特的一句名言:"精神的创造物永存。"在罪恶日益增多、人性严重堕落的"极端的年代"(霍布斯鲍姆语),为维护人类精神价值的永恒,捍卫自由与正义,是选择宽容,还是选择敌对?爱因斯坦毫不犹豫选择了前者,这充分袒露了其赤子之心和坦荡胸怀。"以牙还牙,以齿还齿"只能带来恶恶循环,注定不能给人类引来出路,而提倡宽容、反对仇恨,温暖的人间情义虽然不能一劳永逸解决人类的问题,但却明显有助于软化彼此的敌意。爱因斯坦坚信不疑:人类间的距离首先是心灵的距离,当心灵因暖性的情感而拉近的时候,人心秩序才能够建立,社会秩序才能安排。所以,爱因斯坦从不鼓励仇恨,而始终倡导宽容,他从容自如地面对着人间的仇恨:"仇恨之箭也射向了我,但从未伤害我,因为它们从某种程度上属于另一个世界,而我与之没有多少关联。"为人间的自由与正义,爱因斯坦呼吁:要使每个人都能不受惩罚地表达他的观点,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所有人都需要培养宽容精神;要让近现代以来人类社会形成的宽容精神继续得到伸张,保证自由、正义与和平,学校和教育应以传播传统为主要使命;要让全人类能够致力于解决共同性问题而走向合作,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和苏联应该超越意识形态的对立而相互容忍……宽容是一种很难培养、但又值得和应当培养的一种高贵的精神和态度,但宽容却又并不意味着要放弃斗争。放弃对丑恶的抨击、在偏见和仇恨面前任意妥协,如托尔斯泰所主张的一样"勿抗恶",在爱因斯坦看来,也是不可取的,为了人类的正义和尊严,所有有理智、有良知的人,都需要克服惰性和懦弱,勇敢地作出斗争,"为了保护正义和人类的尊严,如果战斗是不可避免的,就让我们勇敢地迎上前去,而不要逃避。"放弃斗争、让强权和罪孽肆意横行,这样的一个世界不是人的世界,人也不值得在这样的世界而生活,爱因斯坦借一位有名的荷兰科学家之口,告诉了人们他对强权的态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人试图说服这位荷兰科学家,权力胜过正义,"我不否认你们的论断的正确性",这位科学家从容回答道,"但我确实知道,我不愿意活在这样的世界上。"--爱因斯坦正是藉着这种对提升人类精神价值的伟大信仰,而不知疲倦为着自由和正义作着自己最大的努力。
(节选自“爱因斯坦:知识分子与人道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