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前代总理披露苏联解体内幕
李兵
叶戈尔·盖达尔在1992年曾当过俄罗斯代总理。他在新书《帝国的消亡——当代俄罗斯的教训》中披露了苏联解体的内情。
●出兵立陶宛成败笔
1990年初,位于波罗的海地区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3个苏联加盟共和国分别举行最高苏维埃(议会)选举,结果主张独立的那一方都大获全胜。
1990年,在对独立问题举行的全民公决中,支持独立的人在立陶宛占90%,在拉脱维亚占77%,在爱沙尼亚占90%。1990年春天,上述3国发表独立宣言,接着是摩尔多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到1990年底,苏联大部分地区已拒绝服从苏联宪法。
在波罗的海地区,1987年至1988年,带头搞民族复兴和独立的是拉脱维亚,1988年至1989年带头的是爱沙尼亚,从1990年起就是立陶宛了。当时戈尔巴乔夫曾经试图说服立陶宛人必须维护苏联,但是没有成功。这样只剩下一条路:严厉而果断地使用武力维护苏联的完整。
1990年春,苏共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了这个问题,却没能通过最终决议。
1990年底至1991年初,海湾战争一触即发,西方国家无暇顾及苏联。此时苏联的一些政治家认为,可以利用武力来解决波罗的海问题了。一家苏联报纸是这样描述1991年1月发生在立陶宛的事件的:“1月7日向立陶宛空投陆战部队,1月8日部队开始保卫新闻大厦和其他一些设施……”
在苏联向立陶宛出兵后,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地方议会以及莫斯科市苏维埃和列宁格勒(现改名为圣彼得堡)市苏维埃纷纷谴责苏联军队在立陶宛的举动。另外,一些矿工举行罢工抗议出兵,并要求戈尔巴乔夫总统辞职。
西方国家对苏联领导人也表示了强烈抗议。戈尔巴乔夫当时曾经对局势作了这样的描述:“到处充满火药味。”
●缺钱使苏受制于人
1991年,苏联已经面临重重危机。金融危机、国家财政收入减少、预算赤字增加,这些都迫使印钞机加速运转。当时苏联的钞票发行量创造了几十年来的最高纪录。
同时,政治危机也愈演愈烈,国家政权摇摇欲坠。一些国家过去曾表示愿意就苏联债务问题签订协议,然而到了1991年,这些国家都对此变得谨慎起来。
当时的国家领导人甚至想用政治作交易换取一些资金,例如答应与韩国建交,以换取其5亿美元的贷款。
甚至还发生这样的事:政府竟然在未经储户同意的情况下提取单位和公民存在对外经济银行的外汇存款,其中甚至包括戈尔巴乔夫本人在国外出版书籍而获得的外汇(当然,他本人也许不知道此事)。但是,外汇仍不够用。
苏联的涉外银行无法按时支付进口商品的货款,不少轮船因拖欠货款和停泊费用而被扣押在外国港口。当时政府各部门之间往来信函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国外的苏联专家怎么办?因为没钱给他们发工资,也没钱让他们回国。
苏联领导人把改善经济的希望寄托在1991年于英国伦敦举行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总统表示,希望这次首脑会议能够邀请他出席。普里马科夫(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智囊人物)为此前往伦敦,在当地电视台谈到了苏联崩溃可能出现的危险,如果西方不提供经济上的援助就会产生混乱。西方的首脑们无法拒绝戈尔巴乔夫,邀请他参加了会议,但是没答应提供资金援助。
1990年底至1991年初的几个月中,苏联领导人处于两难之中:不使用武力就无法保护整个国家,而只要动用军队就无法获得西方的经济援助。
●戈尔巴乔夫低了头
西方与苏联的关系越来越冷淡,苏联的外汇、财政问题尚未解决,又急需西方的贷款,于是只好让步。这时,那些主张动武的人开始互相指责,以推脱责任。
1991年1月,戈尔巴乔夫的助手切尔尼亚耶夫上书戈氏:“这一次您必须作出选择:一是您坦率地说,不能容忍一寸土地脱离苏联,要采取包括动用武力在内的一切手段,防止发生这种情况;二是您承认,这是个中央无法控制的悲剧性事件,您需要谴责那些使用武力和造成人员伤亡的人,并追究他们的责任。”
1991年,发生了煤矿工人大罢工事件。罢工工人要求总统辞职。罢工导致煤炭减产1500万吨。
在强大的压力下,戈尔巴乔夫决定与1991年1月对立陶宛动武事件划清界限,这实际上是发出了明确信号: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成为既成事实。这是戈尔巴乔夫的无奈之举,因为严重的财政危机限制了苏联政权的自由行动。
1991年春天,戈尔巴乔夫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已经无法用武力保住整个苏联了。
1991年3月至7月发生政治突变,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达成共识,准备改变苏联的国家体制。在随后举行的新奥加廖沃(苏联总统在莫斯科郊区的官邸之一)谈判中,戈尔巴乔夫对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作出重要让步,同意把苏联的国名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这意味着苏联作为统一国家的历史已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