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以史为镜 > 华夏文明 > 中华典故: 先忧后乐

中华典故: 先忧后乐

2015-03-20

茹之

“先忧后乐”出自汉朝刘向的《说苑•谈丛》和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说苑•谈丛》中说:“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意思是事先能劳心焦虑,事后就会得到安乐;事先就骄傲的人,事后就会忧虑。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我曾经探求过古代仁者的心情,他们或许有不同于上述两种情况(极度伤感和无限喜悦)的心情。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不因环境的顺利而欣喜,也不因个人的失意而悲伤。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回归民间又为君主忧虑。也就是说,他们无论在哪,都是担忧的,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吧。唉,除了这样的人,我还能与谁同道呢!

“先忧后乐”由此而来,意思是遇事忧虑在前,享乐在别人之后。后人用来赞扬那些品德高尚,为国家、百姓操劳之人。

当今社会,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不明真相者而忧,为人类即将面临的灾难而忧。当众生都可以得度,他们才会真正发出舒心的微笑吧。

关键词: 典故 中华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