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威和他的父亲
胡威,字伯武,又名胡貔,是淮南寿春人。他父亲胡质,以忠正清廉著称,年轻时与同乡人蒋济、朱绩在长江、淮南之间都很有名气,出仕三国魏政权,官至征东将军、荆州刺史。
胡威自小就砥砺自己的志向。父亲胡质担任荆州刺史时,胡威自京城洛阳前去探望父亲,由于家中贫困,没有车马以及僮仆,只是自己单身骑驴前往。每到一个客栈,胡威就自己放驴、取柴作饭,吃完后再与旅伴一起上道。到达荆州后,胡威拜见父亲,在驿站中停留了十余天,然后向父亲告辞回家,父亲赐他一匹绢以供路途上使用。胡威说:“您为人清高,不知是在何处得到此绢的?”胡质说:“这是我俸禄的结余,以作为你路上的开销。”胡威这才接受这匹绢。胡质看到儿子如此秉正,非常高兴。
胡质帐下的一位都督,在胡威未出发前,就请假还家,暗中置下路上所需物品,在百余里外等候胡威,邀胡威作为旅伴,事事都帮助胡威。一起行走数百里后,胡威心中疑惑,就引他说话,以得知实情,当胡威知他是父亲帐下的都督后,就取出父亲所赐给的那匹绢,偿付给都督,向他道谢后与他分手。以后,胡威在信中将此事禀报了胡质,胡质责打都督一百杖,除去他的吏名。胡质父子就是这样的清廉谨慎,因此父子的荣名清誉,更加广为人知。
胡威以后出任侍御史,历任南乡侯,安丰太守,迁任徐州刺史。他勤于处理政事,治理得法,当地风化大行。 以后胡威奉召入朝,晋武帝司马炎与他谈论过去的事情,感叹他父亲胡质的清廉作风。
有一次,他问胡威:“你与你父亲相比,谁更清廉?”胡威回答说:“我不如父亲。”晋武帝又问:“你父亲在哪方面比你强呢?”胡威回答说:“我父亲的清廉行为,惟恐别人知道;我的清廉行为,惟恐别人不知道。因此,我远远不及父亲。”晋武帝认为胡威的回答,直率而且婉转,谦和而又恭顺。朝臣们得知此事后,都十分感叹。
胡威曾批评晋武帝对臣下过于宽纵,晋武帝说:“对于尚书郎以下的官吏,我从不加以宽宥。”胡威说:“我所指的,并不在于丞、郎、令史等中下级官吏,正是说的像我这样的人也不可宽纵,才能肃清风化,严明法纪。”
太康元年,他死于任上,朝廷追赠使持节、都督青州清军事、镇东将军,又赐给谥号曰:烈。
(事据《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