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边社之所以称为费边,来源于古罗马的大将费边,这和费边社的主要理论有很大的联系,这一组织主张以渐进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大作家
萧伯纳是费边社最核心的成员之一,更是其重要建立者。
费边社的得名,来自于古罗马大将费边。公元前217年,费边接替前任败将的职务,迎战迦太基的世纪名将汉尼拔。费边采取了避其锋芒,改用迅速、小规模进攻的策略,从而达到既避免失败,又打击对方的目的。经过八年的苦战,费边终于击败了汉尼拔。从此费边主义成为缓步前进、谋而后动的代名词。
1883年10月24日,以悉尼·韦伯 (Sidney Webb) 和萧伯纳为首的知识分子团体在伦敦成立。面对19世纪末的英国社会,他们坚信必须通过渐进的--而不是激进的、暴力的--手段达到社会主义。次年一位新的加入者Frank Podmore提出以费边来为这个知识分子团体命名。因此也有人认为费边社成立于1884年。
费边社汲取了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放弃了前辈社会主义者们的激进姿态。萧伯纳说:“不是说暴力乃是进步的产婆吗?但暴力同样是混乱的产婆,是戒严令的产婆。”尽管费边社不认同暴力革命,但费边社的活动始终以支持社会主义价值的核心为目标。面对19世纪末的英国社会,费边社认为资本主义在根本上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公平的,最终的解决之道在于工人应该拥有生产工具。只不过由于手段的不同,费边社在承受着嘲笑的同时,坚定的朝着与嘲笑者相同的目标前进。
为了推行自身的主张,费边社的成员不遗余力的向社会宣传他们的主张,并且与政府官员、党派政客们过从甚密。1891-1892年,117名费边社成员作了3339次演讲,印发了37800份小册子,与丘吉尔、劳合乔治、阿斯奎那、
贝尔福等众多政治家进行了谈话并且提出建议。在费边社的努力下,国家保障最低生活标准、资源的社会管理、以累进税缩小贫富差别、整顿教育等许多措施通过一个一个法案,落实到国家立法中。费边社甚至帮助建立了工党。
而更可贵的是,在上述过程中,费边社始终保持着知识分子团体的独立身份,没有沦为帮闲文人,也没有成为幕僚。
费边社的成员人数一度达到8000人,地方分社超过一百个,后来逐渐衰落,1931年成立新费边研究社,1939年与费边社合并成为新费边社。至今费边社仍然存在,据近期的内部报道称,该社现有活跃成员500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