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外国历史 > 英国历史 > 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亲王的爱情和婚姻如何改变英国文化

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亲王的爱情和婚姻如何改变英国文化

非我族类 2018-02-10
\

 
  当今西方社会的很多文化习俗都来自英国王室,而对此影响最为深刻的当属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这位举世闻名的伉俪。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对英国文化影响力是惊人的,包括各种习俗和艺术遗产。
  过完18岁生日没几周,维多利亚就继承了英国王位。于是,人们纷纷猜想她到底会和谁结婚。很少有人预见到,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公主最终会成为他们的君主。然而,在经历多任风流的汉诺威统治者之后,这样一位年轻女王的上台,似乎预示着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即将来临。
  维多利亚女王的母亲和英国政府本来都希望她嫁给自己的表哥,萨克森·科堡·哥达公爵(Duke of Saxe-Coburg-Gotha)的长子恩斯特王子(Prince Ernst)。但是,在维多利亚与恩斯特王子的弟弟阿尔伯特相爱后,民众都被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当时,媒体大肆报道,维多利亚女王不仅自己选择未婚夫,而且两人之间还是地位更高的她求的婚。英国人已经习惯了王室婚姻背后的各种利益关系,所以,这样一场真诚又浪漫的王室自由恋爱自然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亲王之间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永远改变了英国的文化。很多在今天看来理所当然的习俗,以及我们歌颂的艺术遗产,都源于他们的婚姻。
  他们两人均是颇有建树的艺术家,也是伟大的收藏家。除了绘画和雕塑,这对夫妇还委托珠宝商为他们定做了很多爱情信物,促进了珠宝行业的发展。在英国人还不知订婚戒指为何物的19世纪上半叶,阿尔伯特王子就给维多利亚女王送了一颗订婚戒指,引领了这一流行至今的时尚。
  我们今天互赠礼物的习惯,同样源于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他们会在每一次结婚纪念日、生日和圣诞节时相互赠送礼物,也期待着对方赠送的礼物,这些礼物通常都是艺术品。(当然了,阿尔伯特如何将德国的圣诞树传统带到英国的故事,早已众所周知。)这对夫妇很喜欢给对方制造惊喜,相互赠送一些“神秘”的礼物。比如1843年,维多利亚托德国画家弗朗兹·温德尔哈尔特(Franz Winterhalter,1805-1873)画了一幅画像,作为阿尔伯特24岁的生日礼物。画中年轻的维多利亚性感迷人,几缕卷发散落在光滑的肩膀上,令人惊艳。阿尔伯特去世十多年后,维多利亚女王在她的日记中深情地写道:“这是我亲爱的阿尔伯特最喜欢的一幅画”。
  尽管维多利亚女王通常更加偏爱德国的本土画家(最著名的就是温德尔哈尔特)——德国是她母亲和丈夫的祖国,但他们也会聘用英国的画家。1841年的圣诞节,女王送给阿尔伯特亲王一幅艾德文·兰西尔(Edwin Landseer)的画作,画的是阿尔伯特最爱的格雷伊猎犬厄俄斯(Eos)。从那以后,兰西尔就会定期为皇室宠物绘制画像。维多利亚女王同样很欣赏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John Everett Millais,1829-1896)的作品,这位拉斐尔前派画家后来也创作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在颇受女王赏识的英国前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去世之时,他为本杰明绘制的画像也被戴上黑色的花环,以示哀悼。19世纪50年代,年轻的弗雷德里克·莱顿勋爵(Frederic, Lord Leighto)在他的第一幅大作被女王买下之后,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这幅《圣列的行进》(Cimabue’s Celebrated Madonna)是莱顿勋爵住在罗马时画的,于1855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展出。维多利亚在她的日记里是这样写写道:“阿尔伯特对这幅画非常痴迷,所逼着我买下了它。”
  开创时代新前沿
  尽管在她统治时期,女性在公众场合露出脚踝都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事,维多利亚女王自己却喜欢在家里摆放各种裸体雕塑,以及描绘赤身裸体的仙女们嬉戏的绘画。画家威廉·爱德华·佛罗斯特(William Edward Frost)因擅长绘制裸体画而出名,女王和阿尔伯特买过他好几幅画。奥斯本楼(Osborne House)是他们在怀特岛的宫邸,女王委托苏格兰画家威廉·戴斯(William Dyce)在那里创作了壁画《海神授予英国治海权》(Neptune Resigning to Britannia the Empire of the Sea)。这幅画包含有大量的男女裸体,据戴斯称,阿尔伯特看到时颇为震惊。1857年生日当天,阿尔伯特收到了一件用白银、黄金和珐琅制作的戈黛娃夫人(Lady Godiva)雕塑,由法国雕塑家皮埃尔·埃米尔·简内斯特(Pierre-Emile Jeannest)所作,他的作品曾在1851年的万国工业博览会(Great Exhibition)上得到过阿尔伯特的赞赏。
  戴斯的画作或许让阿尔伯特有点吃不消,但从很多方面来看,他都是一名艺术进步分子,后来甚至加入了英国皇家文学协会(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维多利亚女王则显得更加谨言慎行。她热爱诗歌,特别是她的桂冠诗人阿尔弗雷德·坦尼森勋爵(Alfred, Lord Tennyson)创作的诗歌。她曾说,阿尔伯特去世之后,坦尼森的悼亡诗《缅怀》(In Memoriam)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她似乎很喜欢传统的写作形式,也公开表明了她对流行小说的鄙视态度,尤其当女性也开始写小说之后。在发现自己雇佣的法国女家庭教师鼓励公主读法国小说之后,她就解雇了这位教师。
  苏格兰作家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和沃尔特·斯科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也受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恩泽。维多利亚夫妇对苏格兰的热爱改变了“英国”这个概念。在她继位前,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的敌对关系仍旧处于白热化阶段,英格兰自认为高人一等。不过,当女王爱上苏格兰,并经常前往她位于巴尔莫勒尔(Balmoral)的宫邸之后,整个英国纷纷开始效仿她的做法。突然之间,苏格兰格子呢成为了一种时尚,时装店就能很好地反映出这种潮流。沃尔特·斯科特爵士的小说开始广泛流行开来,尽管在维多利亚女王登基之时,他去世已达五年之久。随后,苏格兰的旅游业也开始蓬勃发展。
  家庭照片
  维多利亚女王还十分推崇最新的艺术媒介:摄影。她是英国第一位用照片记录下几乎全部统治生涯的君主。早在1842年,她和阿尔伯特就开始收集照片,并且在主持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时展出了这一艺术形式,使摄影变得更加主流。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亲王常在一起合影,而这种新时尚也推动了整个英国摄影业的蓬勃发展。
  那个时代还没有社会福利制度,富人有责任照顾穷人,这是英国阶级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地,富裕的艺术爱好者也能理解定期赞助艺术家、画家和手工艺者的必要性。在富有的年轻人接受的教育中,做一个有眼光的赞助人是一项基本要求。这套社会等级制度要求贵族阶层在艺术方面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愿意通过雇佣门徒来显示自己的学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经常给艺术家提供资金支持,比如给雕塑家父女约翰·弗朗西斯(John Francis)和玛丽·桑尼克罗夫特(Mary Thornycroft)支付年薪——而不是按件计酬。阿尔伯特聘用约翰·弗朗西斯为他的雕刻导师,而在这对王室夫妇找人帮孩子们创作雕刻作品时,弗朗西斯推荐了自己的女儿。玛丽·桑尼克罗夫特在王室工作了很多年,还成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的女儿路易斯公主的老师(路易斯后来成为了专业的雕刻家)。
  维多利亚女王也支持表演艺术,经常观看戏剧,听音乐会。她是英国首位向专业演员授予爵位的君主,曾授予男演员亨利·欧文(Henry Irving)骑士爵位,女演员艾伦·特瑞(Ellen Terry)女爵士爵位。
  像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这样的艺术收藏家,在英国的艺术传承过程中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对艺术的热爱改变了整个国家的文化。在一个社会等级森严的保守国家,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代,产生了一个全新的阶层——创新阶层。到19世纪最后25年,成功的艺术家、作家、工匠和演员成为了公认的新精英阶层。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