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一世为何在英格兰和苏格兰的评价完全不同
非我族类 2017-08-18
詹姆斯一世
1603年3月24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这位女王虽然号称一代明君,带领英国人民打赢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却一辈子没结婚,更没留下孩子继承王位。大臣们一查家谱,发现离她血缘最近的亲戚居然是隔壁苏格兰的国王詹姆斯六世,于是就把这位爷迎过来,在英格兰登基,称詹姆斯一世。两个世代为敌的王国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成了“共主联邦”。
但是,对这次联盟,两国都觉得自家吃亏了,英格兰那边觉得,这个詹姆斯一世和他的子孙都是英格兰历史上数得着的“暴君”,把整个英国搞得乌烟瘴气,逼着他们后来不得不掀起光荣革命,砍了他儿子查理一世的脑袋。而苏格兰那边也有怨气——先是以共主联邦的名义把我们吞并了,把我们国王杀了以后又不允许我们独立,你这不是“骗婚”吗?
但两个民族对这桩公案最耐琢磨的争议,还是集中在那个詹姆斯一世(苏格兰称詹姆斯六世)身上。他到底是不是昏君呢?在英格兰的历史叙述和我们的中学课本里,此公当然是个昏君,他一到英国就大搞君权神授,想尽方法加强国王权力,对内自作主张地认命了一堆自己喜欢的“小鲜肉”出任要职,对外花钱从来不跟国会打招呼。这样的人在英格兰怎么能混得下去呢?
但有趣的是,这位国王在苏格兰人心目中完全不是这么个形象。他一岁时就加冕为苏格兰国王,在苏格兰一直执政到36岁才去了英格兰,苏格兰人民对这位他们看着长大的君主挺熟悉。苏格兰在其执政期间国力也是蒸蒸日上,不仅在战场上逼平了宿敌英格兰,甚至还开始殖民新大陆。今天你到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去,还能看到这位国王横刀跃马的雕像。此人在苏格兰即便不算明君,至少也是中上之主。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仔细分析你会发现,两个民族对这位君主之所以有不同评价,不是因为詹姆斯本人有什么变化,而是两国的体制大不相同。当时的苏格兰是个王权很盛的国度,由于之前的数百年里苏格兰人一直在国王的带领下在这片苦寒之地抵抗英格兰人,因此国王在苏格兰人心目中既是国主也是英雄,只要决断英明睿智,说一不二也没啥。
但这种“英明之主”如果移驾到英格兰,却一定会出乱子。在英格兰,由于其地缘政治环境比苏格兰宽松,因此可以花更多心思限制王权,早在1215年,英格兰贵族们已经逼着国王签订了《大宪章》,规定国王要受法律约束、要尊重贵族们的产权,不经议会批准不许开战。这些条条框框,猝然加在一个习惯于操弄苏格兰式王权的人的头上,不出乱子那才怪。
事实上,很多资料表明,詹姆斯一世来到英格兰后,曾经十分勤奋地学习这个新祖国的文化,据说他常在牛津大学的图书馆里一泡就是一整天,临走时还留下了那句很富诗意的名言,“如果我不是国王,我愿在这里当一名囚徒。”但不幸的是,他移驾来英格兰时已经是个36岁的中年人,思维已经开始固化,而那些苏格兰式明君的守则,每一条都会帮他在英格兰招来骂名。“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詹姆斯一世的故事,其实就是个悲剧。
关键词: 詹姆斯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