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清教运动的起因 清教运动对英国的影响
非我族类 2017-06-07
英国清教运动
英国清教运动的起因
1.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的不彻底
中古教皇制度具有中央集权的性质,罗马教皇凌驾于各国封建主之上,这时常引起各国国王和君主的不满。反抗教皇垄断的不满情绪以种种形式表现出来。在英国.是通过亨利八世之手,自上而下的进行了一场宗教改茧,宣布脱离罗马教皇的控制,经改革后的英国教会称为英国国教。国教中依旧保留了天主教的主教制及重要的教义、仪式,甚至亨利八世有时还自命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实际上亨利八世利用了人民大众要求革新宗教的愿望,打起宗教改革旗号,把英国教会转化为专制王权的统治工具,实现政教合一,确立王权的自尊,因此改革很不彻底。
随着欧洲大陆各派新教,特别是加尔文教在英国的传播,使英国人要求清除英国国教中天主教残余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清教运动应运而生。同时,伴随着十六世纪下半期英国资本主义的成长,清教徒的势力也迅速扩展壮大。1572年,清教徒向国会提出改组教会的要求,主张废除主教制。在英国各地,清教徒纷纷脱离英国国教,建立不受国王管辖的教会组织。清教运动在英国兴起。
2.加尔文教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清教就是英国的加尔文教,十六世纪“加尔文教在资本主义经济比较发达,新兴资产阶级正酝酿革命的国家里特别流行,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理论武器。
为什么加尔文教会有如此的作用与特点呢?首先,应从加尔文教所宣扬的观点人手。加尔文神学思想中有一个主要学说即“预定论”宣称:上帝创造人类以来,将世人预先分成“选民”与“弃民”两类,“选民”是注定的成功者、得救者。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便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按照这种“理论”,谁在自由竞争中发财致富,飞黄腾达,即为上帝的“选民”。
清教运动对英国的影响
在中世纪的英国,宗教具有特殊意义。所有人在教会的精神束缚下生活,整个社会已完全宗教化。17世纪的英国清教是以净化天主教为号召,领导英国革命,它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指世俗生活的宗教化。清教在净化宗教的同时,也要求净化社会,它的重要性在于“用神圣的戒律改造心灵和生活”。以宗教标准来衡量和约束世俗生活,在世俗群众中推行教徒一般严苛的生活,用清教的清规戒律和伦理道德改造社会,净化社会,是清教运动所追求的目的。
清教的最初的净化对象是安利甘宗的礼仪和制度。此后,清教徒要求去除《公祷书》一切没有圣经依据的内容,指出一些弊端。当时的清教徒净化宗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礼仪斗争是清教运动的形成期,这一时期的清教还不成熟,仍然是破碎的、不完整的。
在斗争的过程中,清教徒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在英国革命开展后,清教运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克伦威尔和国会将清教的伦理价值和清规戒律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严令国民不得喝酒赌咒,恪守安息日等信条,对于净化民众的社会生活起了一定的作用。
清教与资本主义发展密不可分。在清教观念中,上帝希望选民通过实践来实现自己的意志。故而,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通过艰苦奋斗最终荣耀上帝。于是,大量的清教徒在清教伦理指引下涌入商业、金融业领域,虔诚的宗教信仰与经商意识经由清教价值密切的融合在一起,资本主义精神由此发端,资产阶级新贵登上了历史舞台。
清教徒的社会控制除了积极的一面,还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在宗教改革时期,人口迅速增长,物价也不断提高,引发社会贫困化的现象。当时,经营一家简陋的酒馆成为穷人谋生计的方式,所以很多贫民选择开酒馆来作为支撑生活的一种办法。然而清教徒颁行禁止酗酒的法令,下令关闭多余的酒馆,对不合法的酒馆征收罚款,“越来越多的较小的罚款体现了最困苦的佃户通过烤面包和酿啤酒而谋生”。在这一时期,英国的通奸或私生子数量大量增长。通奸主要发生在那些贫穷的家庭。希望以酒馆支撑生机的愿望落空,年轻的姑娘没有嫁妆,结婚的几率更低。尽管禁止不合法的酒馆与通奸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这一法令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私生子数量的上升,虽然这非清教徒所愿。
清教徒将自己的道德伦理强加到国民身上,必然引起人民的反感。清教徒净化社会生活的初衷并未被国民理解。取缔圣诞节引发反对抗议。另外,清教为了避免教会在婚姻上的作用,却未考虑到在教堂举办婚礼已经成为人们的习惯,更是一种荣誉。清教徒的做法伤害了民众的感情。关于通奸,清教制定了严苛的刑法,试图通过激烈的处罚来加强民众道德感,却因为是“对人的暴行”引起了国民的反感。严守安息日,在星期日礼拜之后不允许有任何娱乐活动,也不是世俗群众可以完全接受的。清教徒“神圣社群”的构想与世俗民众的生活不相符合,难以为国民所接受,反而导致人们对过于严格的统治的反感。“大范围的案例在形成聚会地的酒馆中被发现,在那里反清教的歌曲可以唱诵,反清教的感受也可表达,或者是举行其他的秘密的教徒集会。”清教运动也最终走上了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