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圈地运动的影响 英国圈地运动意义
非我族类 2017-05-11
英国圈地运动
英国圈地运动的影响
圈地运动对英国农业的影响
圈地运动是近代农业的曙光,是英国近代资本主义农业的开端。中世纪英国的土地是封建所有制,掌握在贵族、教会和国王手中。贵族从国王那里取得土地并成为国王臣属;国王有权允许或禁止贵族土地的转让,一旦土地占有者死亡,国王有权保护年有点继承人,有权授予继承权。而贵族或继承人要对国王承担相应的各种义务。强夺农民土地的过程是英国土地制度变革的主要手段,其实质是把封建土地所有制改造成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圈地运动则强制性地消灭了农民对土地和贵族的依附,动摇了封建农业的根基,使以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农业在英国迅速发展起来。
15~17世纪英国圈地运动使英国农业由分散的小农经济向大规模的资本主义化农业转变。土地的集中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益,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由于土地布局分散,人们往返于自己各地的土地上耕种要耗费不少时间,这不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业。同时,单个人的能力有限,难以独立引进新作物,更无法改变耕作制度。由此看来,耕作制度的改良必须以土地集中为前提,尤其是在中等规模地产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土地集中对农业发展显得十分必要。土地必须可以自由转让,农产品可以被作为商品来出售,这些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前提。总之,在圈地过程中,土地关系,农业经营方式和耕作制度都发生了变革。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转变,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制产生和发展起来了,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圈地运动对英国工场手工业的影响
英国羊毛制造业的发展推动15~17世纪英国圈地运动的发展。英国很早就有了羊毛制造业的手工工场,羊毛及羊毛制成品成为英国出口的大宗。到17世纪初,在许多城市和乡村,都有加工羊毛的呢绒业手工工场。当时英国各地不同品种的羊毛织成品已达数十种之多。由于国内外市场上对羊毛的需求激增,羊毛价格上涨,急于发财的地主便利用手中特权侵占荒地和公地,用栅栏和沟渠圈围起来,建立大牧羊场;有的地主将自领地直接改为牧场,赶走大部分农民;有的则当出租地租约期满后,用提高地租的办法迫使农民放弃续租,甚至强迫农民退佃,然后将土地大片出租给牧场主经营。在1485—1517年,英国23个郡共圈地101290英亩,其中可耕地占13.2%,转化成牧场的各种土地占56.2%。16世纪末,被圈占的土地已有68万英亩。可见,圈地运动的盛行。
在重商主义的影响下,英国重视发展国内外商业贸易。其中羊毛及羊毛制成品曾是英国出口的大宗。羊毛的大量需求及价格上涨,刺激了圈地远的。而圈地运动扩大了牧场,提高了羊毛产量,从而促进15~17世纪英国国内外商业贸易的发展。
圈地运动与英国社会阶层变化的关系
资本主义在工农业中的发展是英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旧贵族衰落,新贵族兴起。其中,圈地运动是推动英国社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农村中的农场主和租地农业场主是新贵族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来源于乡绅,还有市民和从自耕农中分化出来的成员。总体而言,乡绅于农场主阶层的兴起,瓦解了传统社会中“地主——农民”的两极结构,从而造成了“土地贵族──租地农场主──农业工人”的新型结构关系。
英国圈地运动意义
圈地运动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不但发展了农业资本主义,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同时也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有利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