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外国历史 > 英国历史 > 克伦威尔波澜壮阔的一生:从资产阶级斗士到军事独裁者

克伦威尔波澜壮阔的一生:从资产阶级斗士到军事独裁者

非我族类 2017-04-27
\

克伦威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英国历史、欧洲历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揭开这场革命序幕的就是克伦威尔,英国历史上最卓越的天才之一,也是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直到现在,人们对他仍然没有定论。我们唯一熟悉恐怕就是他从早期的资产阶级斗士最终成为一个军事独裁者这一事实罢了。本文就为大家介绍这一波澜壮阔的过程。
  政治嗅觉成就个人威望
  公元1603年,詹姆斯一世登上英国王位,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格兰的统治。詹姆斯一世上台后,极力加强专制王朝的统治,大力宣扬“君权神授”之说,声称自己是上帝之子,具有凌驾法律之上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他坚持扩大国王权力,削减议会权力,并企图迫使议会同意在税收问题上让国王拥有特权,可以任意设置新的税款。而当议会认定这样做是非法的时候,他竟然把议会解散了。
  查理一世上台后,几乎延续了他父亲詹姆斯一世所有的政策。1626年,查理一世警告下议院说:“你们要记住,议会召集、开会、解散的权力,全都掌握在我的手中,因此我要根据议会的结果是好还是坏,来决定它们是继续召开还是被解散。”在这段反动统治期间,查理一世变本加厉地搜刮人民。同时,为了强制实行“国王意志”,他控制了法庭。国王可以随意撤换法官,而法官也宁愿将自己看作是国王的奴仆。
  历史造就人物,克伦威尔正是成长于那个变革的前夜。清教徒式家庭环境的严肃氛围给克伦威尔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628年,克伦威尔第一次走进下议院,同时也登上了政治舞台。在下议院,他结识了很多优秀的政治人物,并在其中经历了政治斗争的残酷。
  11年的专横统治时期,克伦威尔的表现并不十分引人注目。这却被普遍认为是其未来辉煌的准备时期,虽然更像是不自觉的、平静的播种时期。特别是他对于军事著作的研读以及对军事原则、军事知识的学习和吸取,无疑在充实其个人经验的同时也为日后的成就做了有力铺垫。
  克伦威尔以越来越强烈的兴趣注视着英国专制独裁政府的发展。他不但确立了与专制制度斗争的思想,还逐渐参与到与国王专制势力的斗争中。例如,虽然身为国王任命的地方治安法官,但他积极回应民众对于政府的抱怨,并亲自做了这些不满的代言人。
  这些做法为克伦威尔赢得了较高声望,也使得他在几年间成为大范围内最受欢迎的人物。与之对应的是,随着查理一世的权威不断上升,人们的反抗情绪也不断高涨,最终起义爆发。伴随反动统治带来的经济萎靡和人民生活的困窘,国王手中军队的军事状况同样不佳,军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在走下坡路。
  在苏格兰起义军大败国王军向前挺进的同时,查理一世为筹措军费被迫重新召开议会,企图获得议会的帮助。然而,1640年4月13日议会重开时,查理一世迎来的却是新议会对其暴政的猛烈抨击,查理一世急忙于5月5日再次解散议会。这段历史被称为“短期议会”。
  随着苏格兰起义的愈发激烈和查理一世在军事上的徒劳,这位国王终于在拼凑了一个休战协议后宣布于1640年11月3日重开议会,而他没有料到的是,伴随这届存在了13年的议会(历史上称之为“长期议会”)的召开,他的专制制度日子也要过完了。
  政治抉择奠定权力基础
  长期议会有三件事需要解决:解救那些受到专制政府迫害的人们;惩罚那些国王曾利用他们去建立独裁权力统治的人;修改宪法使专制统治在未来也无法继续。长期议会中的下议院,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议员占多数席位。因此,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以下议院为阵地,与国王为首的封建统治者展开了激烈斗争。
  这段时期,克伦威尔虽然不在变革的最前沿,但他的名字始终与发生的几乎所有宪法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长期议会取得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上的胜利。查理一世被迫在很多问题上采取妥协服从的态度。1641年11月,议会发表了著名的《大抗议书》(最终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治纲领)列举查理一世滥用王权的行为,谴责封建暴政,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如果《大抗议书》被否决的话,我将在第二天把我所有一切都变卖掉,并永远不再见到英国。我知道还有很多诚实的人也有同样的决心。”这是克伦威尔在《大抗议书》仅以微弱多数票数通过时所说的一段话,从中可以体会到此时的克伦威尔虽然没有重要的政治地位,但他的价值取向已经非常成熟。
  《大抗议书》通过后,查理一世终于无法忍耐,他决定向议会摊牌。他首先撤掉了守卫议会的卫队,接着又亲自带领数百武装人员准备逮捕5名激进派议员。国王行动遭致了千百成群民众的强烈愤慨,整个英国都压倒性地站在议会一边。查理一世迫于形势离开伦敦,去了约克郡,那里有支持他的封建贵族势力。此时的态势是,议会和国王到底谁掌握最高权力。查理一世一方面按他自己的话讲,不能只拥有一个国王的外貌和国王的象征。另一方面,议会又要做出足够的努力使得自治政府能够传递给后代。战争不可避免,1642年7月4日,议会任命了一个治安委员会并在7月6日决定成立一支一万人的军队。同年8月22日,国王在诺丁汉竖起他的战旗,“第一次内战”开始。
  军事才能助登权力顶峰
  战争初始,克伦威尔不但积极地为议会军捐款捐物,同时还在议会军统帅埃塞克斯麾下服役。虽然议会军没能在处于优势的情况下取得胜利,但是,克伦威尔却在各方面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终于,克伦威尔在著名的“马斯顿荒原战役”中揭开了属于他的历史新篇章。这场战役中,议会军虽然在数量上多于国王军,但地势却对国王军非常有利,开阔的地势可以使国王军的王牌骑兵自由驰骋。战斗打响后,克伦威尔指挥他的“东部联盟”4000 余骑兵奋勇冲入国王军阵地,虽然国王军的抵抗非常勇猛和坚决,但这也更加突出了克伦威尔的指挥才能。梯次有序的进攻使得国王军无法快速有效整集队形。不久,国王军的前锋军团被击溃了。
  残酷肉搏中,克伦威尔颈部中弹,眼睛也陷入半失明状态,但虽暂时身致伤残,他却并未脱离战场。会战的结果是,3000 余名国王军的士兵阵亡,很多士兵则是在夜色朦胧中四散逃逸,大约有6000 余名残兵败将退守兰开郡。
  国王军的统帅鲁珀特给克伦威尔以 “铁骑军”的绰号,这个响当当的名号不但表现出了克伦威尔的军威,同时也使得他指挥的这支军队闻名全国。马斯顿荒原一战在军事上加快了国王军彻底瓦解的速度,在政治上更是大大提升了克伦威尔的威望,并为其日后走向权力顶峰奠定基础。
  伴随“第一次内战”的结束,权力的分配问题成为新焦点,长老派领导的长期议会和代表军队及下层民众的独立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此时,克伦威尔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已是无与伦比。靠着手中的武器,克伦威尔迫使长老派屈服,并控制了议会。但这时的克伦威尔并不是一个军事独裁者,相反是在为民众争取权利,“民主制”、“共和制”的理念仍然主导着他的前进。最终,克伦威尔在战争过程中再次大放异彩,并在普莱斯顿战役中击溃了国王军主力,结束了“第二次内战”。
  独裁瓦解毕生事业
  1649年1月27日,查理一世因“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的敌人”被判处有罪。依照克伦威尔下达的处死国王的命令,1月30日,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随之,君主制被废除了,5月19日,下议院宣布:英国从此将成为一个共和国,即自由邦。它由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即议会中的人民代表来统治,人民代表将为了人民的利益来指定和组成隶属于他们的行政官员。
  共和国的成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达到最高峰的表现,同时也是克伦威尔走向权力顶峰的助推器。客观来讲,克伦威尔为了维护新生的共和国,可谓鞠躬尽瘁,无论是出兵爱尔兰还是征服苏格兰,即使为后世留下了很多非议,但笔者认为其行为过程中蕴含更多的是清除共和国敌人的元素。但不置可否的是,随着军事上一再取得辉煌战绩,克伦威尔的内心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质变。
  克伦威尔似乎已经逐渐意识到,无论取得多少军事上的胜利,长期议会所代表的立宪政府的理想,最终将会超越克伦威尔军人的力量。这使自认“劳苦功高”的他不能接受。
  同样依靠军队和暴力手段,1653年4月20日,克伦威尔强制解散了存在13年的长期议会。克伦威尔的一生都试图将军事力量套上宪法的外衣,使它看上去具有某种特色,以达到可以改变它面貌的目的,但结果,他失败了。7月4日,克伦威尔召集了由他选定的议员,重开了议会,历史上称之为“小议会”。在军队支持下,克伦威尔颁布了作为宪法之用的《统治文件》,并于1653年12月16日被加冕成为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的终身护国公。《统治文件》纲领体现的是军队中军官们的政治思想,而护国公制与国王制实无本质区别。至此,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统治建立起来,而曾被他誓死捍卫的共和国被其亲手颠覆了。
  克伦威尔在建立军事独裁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统治。为了确保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他颁布了确认土地及其所属的一切权力归于土地主人,对于圈占的土地实行保护的政策。为了防止人民反抗,严禁言论自由,任何传播民主思想的行为,都被视为异端,严惩不贷,其程度较之革命前的斯图亚特王朝更为严酷。
  依靠个人声望和军队的绝对支持,克伦威尔把他晚期的独裁统治维系到了生命的终结。1658年9月3日,克伦威尔与世长辞。随之,政权落入高级军官们的手中。不久,高级军官之间出现激烈争夺,并分成许多派别,从而使军事独裁统治逐渐瓦解。同年10月,高级军官们组成了所谓“安全委员会”,克伦威尔苦心经营的护国政府统治崩溃了。更让人感到悲哀的是,护国政府统治结束之后,政局又陷入一片混乱,而当时英国已经寻找不出一个能够像克伦威尔那样的人物,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自身利益,将目光转向了尚在国外流亡的查理王子。1660年5月29日,查理回到伦敦即位,史称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
  克伦威尔的时代过去了,他所领导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民主共和的理念下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但是由于晚期的独裁统治,克伦威尔又将自己毕生的事业亲手毁于一旦,其过程令后世唏嘘不已。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