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民权运动产生的时间、历史条件和社会思想基础
自由民权运动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西方列强在东方角逐加剧时期,对于日本来说,由明治维新开始的民族民主运动的课题必须加紧实现,发生于明治初期的自由民权运动,顺应了这股历史潮流。日本人民争取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权利的斗争,正是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两股汇合的历史潮流下应运而生。
自由民权运动发生于这一时期还有其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相当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当时明治政权与中小资产阶级和下层群众矛盾的焦点是中小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力,以便自己的经济利益得到政治上的保障,因而要求改变现有的政治机构,让自己参与政权,提高政治地位。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则要求彻底废除封建制度,实行一些新的改革,以便摆脱贫困和不安。在日本便存在,一个中小资产阶级、工场手工业资本家、富农、一般工商业者甚至包括农民在内的要求变革的政治力童,这是日本自由民权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并迅速发展为自由民权运动的物质和阶级荃础。加之正值新政府的“求知识于世界”的开放政策,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如势不可挡的潮水涌人日本列岛,一大批的洋学者担当起了“理性之光”的历史使命,他们的许多著述成为国民大众思想运动的导向。这一时期出版的有关启蒙思想的书籍很多,如福泽的《劝学篇》和《文明论概略》,中村正直的《西国立志篇》,加藤弘之的《国体新论》等。传播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已成为民主文化运动,它启发了人们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推动了资本主义的改革,为自由民权运动准备了思想武器。启蒙运动推动了民权运动,民权运动造就出了民主主义的新一代。当时出现了一批象植木枝盛、中江兆民等一大批的民主主义新秀,中江兆民被誉为东洋的“卢梭”。他们在推动日本政治现代化方面立下了功勋。正是有了这些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起就势所必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