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仓使团路线图 岩仓使团行程
非我族类 2018-02-10
岩仓使团路线图
岩仓使团访问西方国家的基本顺序是“英-美-德”,其路线也大致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安排的。
岩仓使团行程
1869年6月,日本政府雇佣的美籍荷兰人传教士威尔贝克曾经建议日本政府派遣高级官吏亲赴欧美进行考察,引起日本政府的重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动议未能马上付诸实施。1872年7月,将是《日美友好通商条约》可以重新修订的期限。日本新政府首脑决定利用这个机会,与西方列强谈判,重新缔结平等的新约,收回丧失的国家主权和民族权益。
1871年11月20日,日本明治政府终于决定派遣由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4人为特命全权副使,由各部选派的官吏、随员共48人的大型使节团,出使美国和欧洲各国。另外,还在华族和土族中选派59名留学生(包括津田梅、永井繁等5名女留学生)随行。日本新政府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却能以如此庞大的规模组团出访欧美,充分显示了明治政府改约和向西方学习的决心。
从1871年12月23日至1873年9月,岩仓使团先后访问了美、英、德等12个国家,使团停留时间最长的是美国,重点考察的是英、德两国。岩仓使团当初雄心勃勃,希望一劳永逸地解决改约问题的初衷遭到美国政府的拒绝后,在西欧各国也连连碰壁。严酷的现实使岩仓一行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弱小,改约无期。只有以西方为榜样,虚心地向西方学习各种文物制度和法规,国家真正强大,改约之事方有可能。 随后,岩仓使团将全部精力用在实地考察西方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他们惊异于有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有“文明中心”和“世界工业产品的集散地”之称的法国的工商业之发达。痛感工商乃富国强兵之本,急需努力发展工业和对内对外贸易。后来日本采取“殖产兴业”、“产业立国”和“贸易立国”的方针,无不源于岩仓使团欧美之行。
岩仓使团注意到,不仅英、法、德、俄等欧洲大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就是如丹麦、瑞典、比利时等欧洲小国也都具有相当的军事实力,并籍此获得发展。
他们尤其关注普鲁士从“小国”走向“大国”的经验。他们从德国首相卑斯麦现身说法,所兜售的军国主义货色中懂得了国际政治中弱肉强食的“诀窍”,只有靠军事强权才能争得与列强平等对话的权利。日本对德国的军事制度也推崇备至,积极主张学习德国军事经验。日本日后将强兵作为“富国之本”,改革军制,积极扩充军备,恃强凌弱,在亚洲发动侵略中国台湾、朝鲜和中国大陆的战争,对日本走向军国主义的道路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岩仓使团还考察了欧美的教育体制,对欧美各国重视普及教育和奖励科学技术,不尚空谈,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发现,由于东西方传统思想迥异,因而在教育内容上也存在着差异。他们指出,西洋人办学,意在使国民从儿童时期起就能掌握“使用省力、集力、分力、均力之术,谋助其拙劣不敏之才智,积其利用之功,而致今日之富强”,即奖励所谓“有形之理学”。东洋之教育则“耻于研究一草一木”,重视所谓“无形之理学”,从“道德政治”出发,唯重“修养一科”,“所学之物,非高尚之空理。即浮华之辞藻。与民生切实相关之事业,则被视为琐碎小事,而绝非用心于此”。因而妇女幽闭于深闺,农工商因从事被视为“猥俗小事”的民生活动而不得“人伦之道”,结果,全国充斥文盲。他们认为,“其为急务者,莫先于学校”。此后,日本政府在国内大兴“文明开化”之风,实施教育改革,并立法;“教育立国”,并强调实用,兴办各种实业学校。
岩仓使团通过对欧美各国的对比考察,认为日本应效仿西方国家。英、美、法等国文明超过日本甚远,赶超并不现实。欧美之行,特别是在考察德国政治制度后,岩仓使团成员看到西方文明国家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封建残余,如普鲁士德国,曾是封建帝制国家,这就为自己思想中力图保有封建残余的保守成份找到了思想依托和范本。重点考察欧美各国宪法的木户孝允认为,日本人知识水平低,制订宪法要靠“君主英断”;德国靠军国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强国,不失为效仿的最佳对象,遂决心仿效普鲁士德国,在日本建立集权主义专制统治。这成为使团成员的一致认识。
关键词: 岩仓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