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晴贤之死 陶晴贤的辞世句
非我族类 2017-10-30
陶晴贤之死
1551年,陶晴贤联合同样对于大内义隆宠幸相良武任不满的长门守护代内藤隆世与丰前守护代杉重矩,发动叛乱。陶隆房亲率3000军队从陶氏主城、周防的富田若山城出阵,大内义隆亲自率领10000余人应战。结果阵前即有2000人被陶晴贤策反,最终一败涂地。大内义隆逃至长门的天宁寺,在走投无路中自杀。陶晴贤重新迎回大内晴英继承大内氏族,更名大内义长。而他自己也将名字从原来的陶隆房改为陶晴贤(隆字来源于大内义隆的赐字)。
原本陶晴贤对大内义隆是有着相当深厚的感情。他从小作为义隆的侍童长大,一直忠心耿耿。在从出云撤退的时候,他亲自殿后保护大内义隆撤退。但是,随着义隆沉湎于奢华生活,玩物丧志。不希望与主家一起陷入衰亡命运的陶晴贤,本着“天予不取,反受其祸”的信念,发动了以下克上的叛乱。然而,正是这次叛乱,导致了他走向末日……
在事实上掌握了大内家的实权后,陶晴贤的主要对手是逐渐崛起的安艺国的豪强毛利元就。元就以为大内义隆报仇为名,拒绝陶晴贤的支配。
1555年,毛利元就派兵在严岛西北部的有之浦筑宫尾城。陶晴贤则亲率大军两万五千出击,在折敷畑合战小胜毛利军以后,直扑严岛,踏入了毛利元就为他设下的陷阱。
当时,毛利元就的兵力只有4000。但是,依靠儿玉就方率领的其直属水军、乃美宗胜率领的过继给小早川氏的三子小早川隆景的沼田水军,以及临时前来助阵的因岛的村上水军,毛利元就的水军并不处于下风。9月30日夜晚,风雨大作,毛利元就率领2000士兵潜渡大海,来到了陶晴贤的前军本阵所驻扎的塔之冈之后,次日清晨六时,毛利元就下令突击。2000士兵直冲陶晴贤本阵,巧妙混过敌军防线登陆的小早川隆景军从正面向塔之冈发起冲锋,宫尾城守军也杀出城中,陶晴贤的2万余大军全线崩溃。陶晴贤与大将三浦房清逃至大元浦。只见波涛汹涌,全无舟船。眼见走投无路,一代名将陶晴贤在绝望之中自杀,年仅34岁。
陶晴贤的辞世句
悲剧是一步一步酿成的,陶晴贤作为一个武者最大的悲剧是和一代智将展开了全面对决。晴贤是一个耿直,恪守传统的武将,,也无愧于西国第一勇将之名,若无元就,晴贤足以横扫西国,但在毛利元就这西国第一智将为求胜利不择一切手段的谋略面前,武勇变为次要,所谓的耿直和恪守传统更成为致命的弱点,最终陶完全没有发挥己方的实力,反而一步步走向对方的陷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猛将的悲哀。
据说陶自尽之前,留下“なにを惜しみなにを恨まんもとよりも このありさまの定まれる身に”的辞世句,大意为“事已致此,不必再惋息悔恨,一切结果都是自身造成的”,在无奈中表现出一种豁达。成王败寇,史书也只是为胜者所书,毛利称霸了关西十国,陶却留下千古叛将的骂名,事实上,身为大内庶家的陶若下定决心取大内本家而代之,也是不难的,然而正好相反,他却坚持拥立了更近嫡流的义长,一方面可见他对传统的尊重,同时也可见他对大内的真正忠心。话再说转来,他之所以反叛义隆,也是因为义隆身上有太多足以令家臣叛变的理由,这样的反叛,比之于美浓腹蛇斋藤道三对土岐氏的下克上,在动机上不知要好多少倍。从陶事后的一切行动看,陶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再度振兴大内家,因为大内兴,陶方兴。
关键词: 陶晴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