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少纳言与定子皇后的交往 清少纳言七年的宫廷生活
非我族类 2017-09-28
清少纳言因创作日本最早的随笔《枕草子》而名扬后世。她的生卒年在965年-1025年左右。她还是村上天皇的勅撰和歌集《后勅撰和歌集》的撰者之一—歌人清原基辅的女儿。清原氏生于代代传承的文化之家,在政治、学问上都有诸多贡献。从《枕草子》中对《史记》、《论语》等古籍的引用就可以看出,清少纳言自幼就学习了汉学,掌握了远超出当时女性水平的文化教养。
将近20岁时,她与橘则光结婚,天元5年(982年)生下了长子则长,不过没过多久这桩婚姻就结束了。当时的婚姻是“妻问婚”,如果丈夫不再来拜访,婚姻就算解除。清少纳言的情况也很可能是这样,所以不算是正式离婚,而清少纳言在汉学等文化上的素养超出了则光,由此出现两人性格的不合可能也是婚姻破裂的原因。不过,《枕草子》中多次写到清少纳言与则光亲切谈话的情景,由此可看出,两人也绝不是相互憎恶才分开的。
清少纳言家学渊源,自幼熟读《汉书》、《蒙求》、《白氏文集》等汉文著作,才华不凡。还是在尚未入宫供职的时候,她就经常参加一条天皇皇后藤原定子在后宫举办的诗会。在有诸如当时被并称为“四纳言”的藤原公任、藤原斋信、源俊贤、藤原行成等一众名流列席的宫廷诗会中,她的表现可谓巾帼不让须眉,其敏捷的应对、含蓄而别有深意的歌句使当时的一众清流都不得不刮目相看。而定子皇后也对清少纳言的才华极为欣赏,而清少纳言也对定子皇后怀有异常的倾慕之情,两人可谓一见如故,异体同心。而清少纳言与定子皇后之间异常深厚的感情,也就成为日后少纳言入宫供职的重要动机之一。
正历4年(993年),她成为了侍奉一条天皇的中宫(后来的皇后)定子的女官,从此被称为“清少纳言”。虽然称“少纳言”,但这并不是正式的官职。定子性格开朗,机智聪明,对拥有敏锐艺术感与社交感的清少纳言来说,这里正是适合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
出仕两年后,定子的父亲关白藤原道隆去世,道隆的弟弟道长取而代之成为最高权力者,道隆之子内大臣伊周、中纳言隆家与道长对立,由此获罪被流放。伊周、隆家后来获得了赦免,回到了京城,然而道隆一家早已失去了往日的权势。更不幸的是,眼下已成了藤原道长的世道。因此在这个时代,宫廷内的大小事务都也都任凭道长的人脉或亲道长势力掌控了,对其他的外人来说,只能在一边眼睁睁目睹这一切。
主人定子家的势力式微,与后来居上的中宫彰子两不相睦,因此到了长保2年(1000年),随着定子25岁去世,清少纳言多年的宫中供职生活也宣告结束。此后她与藤原栋世结婚,生下了女儿小马命妇。然而第二位丈夫不久后就离开了人世。与最初的丈夫离婚,再婚的丈夫又去世,她的婚姻生活最后实在不美满。
由公元993年开始,直至公元1000年左右定子皇后因难产而死,清少纳言离开宫中为止,中间的大约七年时间,是清少纳言一生中最重要,最辉煌,同时也最幸福的七年时间。在这七年中,她不仅写下了让她在后世文坛中获得不朽声望的优秀随笔作品《枕草子》,也亲眼见证了定子皇后所属的藤原伊周一系在宫廷的权力斗争中败于其叔父藤原道长一系的始末。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她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作家和歌人,更是历史的重要见证者。
清少纳言在入宫之后,虽然深受定子皇后的喜爱,甚至于使皇后说出了“知我者清女耶?”这样的语句,然而却饱受其他公卿、华族甚至是其他一些普通女官的白眼,其中不少人,包括《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在评价清少纳言的时候都曾经使用过“轻佻”的说法。这可能是和清少纳言本人的性格有关,她性格有些近似男子,秉性直率,敢于坦言,曾经毫不留情地嘲笑像藏人方弘一类所谓才子的迂才,也敢于顶撞像藤原公任这样才华出众的人,这种直率的性格,诚然可贵,但毕竟多多少少与宫中的气氛有着些许的冲突,因此,说清少纳言饱受白眼,倒也是不足为奇的。
清少纳言在宫中的七年,几乎可以说是和定子皇后息息相关的七年,在这七年中,她不仅于定子皇后亲如姐妹,更能够明白皇后的内心。因此,当时定子皇后身边的女官都不得不说出像“毕竟侍侯中宫,少纳言是最佳人选”这样的话。而从日后传为千古佳话的“香炉峰雪”一则故事中则更可以看出少纳言异于常人的敏锐和细致。
中宫定子成为藤原氏内部权争牺牲品,她饱尝内心的苦闷,年仅25岁便去世,这些都被侍候在身边的清少纳言从头到尾看在了眼里,然而在《枕草子》中,清少纳言却丝毫不提这些事,而是自始至终赞美定子。她的这种意气与高雅给人美好的印象。
清少纳言比紫式部年长四到七岁,对于紫式部,她并没有特别的注意。而与此相反的是,侍奉中宫彰子的紫式部则时常关注到清少纳言,特别是在《紫式部日记》中,她对清少纳言有不少刻薄的批评。相传清少纳言的晚年落魄潦倒,但实情如何还并不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