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峨天皇的政治法律改革 嵯峨天皇的文化成就

嵯峨天皇(公元809年—公元822年在位)为加强天皇权力,提高工作效率,对政府机构进行了整顿,设置“藏人”和“检非违使”。这两者都是令里没有规定的官职,故称“令外官”。藏人侍于天皇左右,掌管机密文件,传达天皇诏效,检非违使执掌京都军事、警察、审判事宜。这两个原属临时性的官职后来改为常设,置藏人所和检非违使厅,权限越来越大。
随着不断改革,原有许多律令内容已经过时,条文需要不断修改,嵯峨天皇命制定“格式”,取年号名《弘仁格式》。“格”是经过修改的律文,“式”是为律文之应用所做的种种细目规定。嵯峨天皇通过《弘仁格式》废止死刑,在日本中央政界,死刑的废止一直持续到347年以后的保元之乱前。但是,当时农业生产的形势极度严崚,从817年(弘仁8年)开始连续7年的蒙受旱灾,结果使当时的财政非常困难。在旱灾快结束的时候,修正了垦田永年私财法,放松了大土地所有的限制,促进荒田开发,并设置公营田、勅旨田。当时的皇子皇女人数众多,其生活费也是造成财政紧迫的原因之一。因此,裁减了皇族的人数,大部分皇族在赐姓后,降下臣籍(源氏的出现)。
淳和朝于天长10年(公元833年)修成养老令官撰注释书《令义解》10卷,统一和固定了令的解释,并具有令的同等效力。清和天皇政府于贞观11年(公元869年)制定《贞观格式》(格12卷,式20卷),还进一步改进了宫廷仪式。这样,桓武之后的几个天皇通过设置令外官和制定格、式,为重建和维持动摇了的律令制作了不懈的努力。
嵯峨天皇的文化成就
嵯峨天皇的书法还有“天下三笔(另两人是空海和橘逸势)”的美称。 嵯峨天皇的汉诗也作得好,如:“云气湿衣知岫近,泉声惊寝觉溪临;天边孤月乘流疾,山里饥猿到晓啼。”绝无豪言壮语,也没有忧国忧民,只有一副清闲、淡泊的口吻,丝毫没有东洋味。嵯峨天皇还在国内大力推行“唐化”,从礼仪、服饰、殿堂建筑一直到生活方式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他还提倡佛教的传扬,在他当政时期,天台宗、真言宗得以发展、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