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仓时代佛教:多数重要宗派由中国传入 贵族宗教和平民宗教的过渡时期
非我族类 2017-07-13
镰仓时代
日本镰仓时代的佛教发展很是兴盛,在日本佛教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代。当时包括四大宗派在内的很多重要的宗派都是由中国传入的,而且教义也以简洁为主,强调修行,可以说是“贵族宗教”向“平民宗教”过渡的时期。
净土宗
净土宗发源于中国,唐朝时由入唐僧圆仁传入日本。最初,净土宗只是依附于其他宗派。9世纪时,天台僧源信(942 — 1017)著《往生要集》一书,追求“往生净土”,倡导极乐世界。源信被尊为日本净土宗的开拓者,其著作也被当作净土宗的重要典籍。法然上人(1133—1212)是日本净土宗的正式创始人。他本名源空,1175年,读唐善导的《观经疏》有悟,决意舍其它诸宗,开创净土宗。在京都东山大谷结庵,力主专修念佛,可往生极乐。由于他的修行方法简便,得到了上至皇族、下至庶民的普遍欢迎,一时从者甚众。法然曾因私度宫女出家,而被天皇处以流刑,但他圆寂后还是被授予“圆光大师”的谥号。著有《选择本愿念佛集》、《往生要集大纲》等,是日本净土宗的重要典籍。
时宗
时宗从净土宗派生的镰仓时代新兴教派之一,创始人为一遍上人(1239—1289)。一遍最初入比睿山延历寺学习天台宗,后赴大宰府皈依净土宗。35岁时,参悟了往生念佛的要旨,创立时宗。一遍主张“一心不乱”专念“阿弥陀佛 ”的名号,即可往生极乐。他曾手举念佛牌,口诵“南无阿弥陀佛”,游走全国,“决心往生六十万人”,以宣传自己的信念和主张。他的足迹北至奥州,西至四国、九州,巡游六年间,得信徒250余万人。
净土真宗
净土真宗也称真宗、一向宗,是日本特有的教派。创始人亲鸾(1173—1262),号“见真大师”,9岁出家学习天台宗,29岁师从法然上人学净土宗教义。因1207年净土宗遭禁而被流放越后国府,五年后得赦免,移居关东常陆。著《教行信正文类》六卷,正式开创净土真宗。亲鸾注重信念,强调内心信仰,提出“恶人正机说”,认为即使是恶人,只要悔过自新,诚信阿弥陀佛,死后一样可以往生净土。他还主张“僧俗一样”,不反对食肉娶妻,他自己就还俗娶妻生子。亲鸾的理论赢得了很多信徒,对后世影响很大,特别在战国时代有很大的发展,产生了“真宗十派”。
日莲宗
日莲宗于1253年在清澄山创立,创始人为日莲(1222—1282)。日莲16岁出家,游历日本后,提出了著名的“四条格言”,将净土宗、禅宗、密宗、律宗一概斥为“邪教”,只有“南无妙法莲华经”才能拯救世界。日莲著有《立正安国论》,其中批判幕府政治,认为按“正法”治政,国兴,反之将招致国亡,因此屡遭幕府斥责和流放。日莲宗在民间流传很广,对后世影响较大。
禅宗
镰仓时代的禅宗有临济宗和曹洞宗两派。
前文所述临济宗开山祖是荣西。1191年,他从中国回国后,他先后在博多圣福寺、京都建仁寺传布临济宗,因遭到南都和睿山诸宗的反对而难以流行。后来,荣西受到将军源赖朝之请,到关东地区传播禅宗。
曹洞宗的开山祖是道元。1223年,道元入宋,在天童山如净禅师门下修禅三年,继承了如净的衣钵和临济宗的教义回国,深受幕府的青睐。
荣西著有《兴禅护国论》,力说禅宗的国家性,极有利于幕府统治。幕府要人北条政子、源实朝、北条氏一族和御家人足利氏都皈依此宗。曹洞宗则受地方武士阶层的欢迎。道元著有《护国正法义》、《正眼法藏》等,宣扬曹洞宗才是护国正法,同时提倡参禅第一的思想。他的学说既与京都旧教团不同,又有别于镰仓的临济宗,因此受到朝廷和幕府的冷遇,但受到各地地头领主阶层的欢迎。
综上可知,镰仓佛教虽有诸多创新,但皆与宋元时代中国的佛教教义和教派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与前代的各种“贵族宗教”相比,镰仓佛教可谓是“平民佛教”,大多没有复杂的理论体系,教义简洁易懂,注重信念和修行。针对当时的社会正处于两种制度和思潮的交替期的状况,镰仓佛教大都倡导否定现实,祈求净土,绝对信仰往生极乐,因此容易吸引下层武士和一般平民,尤其在民间非常盛行。当时的一些农民起义也往往借助新兴宗教的力量,团结起来反抗封建领主,如1488年加贺国净土真宗的农民起义、16世纪各地的“一向宗”起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