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利休绝唱:千利休之死
非我族类 2017-05-23
千利休、丰臣秀吉
大永2年(1522)出生于和泉国界的今市町。幼名与四郎。父亲千与兵卫是当地一个咸鱼商,祖上也是世代鱼商。
天文7年(1538),16岁的宗易开始学习自幼便感兴趣的茶道,师从北向道陈。不久之后,在道陈的引荐下成为大茶人 武野绍欧的弟子。凭着过人的天赋,与四郎的茶道日益精进,得到了绍欧的青睐。
天文9年(1540)其父与兵卫亡,与四郎改名为宗易,号抛筌斋。
至弘治元年(1555)宗易已经成为当时茶道的名人,并与当年召开茶会,武野绍欧及今井宗久等都受其招请。从此之后,宗易数度召开、出席茶会,成为畿内首屈一指的茶人,得到众大名的赏识。
天正5年(1577)宗易在界建立了自己的茶室“黑木茶屋”。翌年,访问界的信长参观了这个茶室。此时的宗易已经与今井宗久、津田宗及一起成为信长的茶头。同时还作为一个界的商人活跃着。
天正10年(1582)宗易又在山崎建造了“待庵”。同年发生了本能寺之变,信长辞世。
天正11年信长的继承人秀吉在山崎召开盛大茶会,宗易受到邀请出席。在茶会上宗易以及高超茶艺得到了秀吉的赞赏。同年5月宗易成为秀吉的茶头,一跃成为其身边的大红人,在丰臣政权下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天正13年秀吉在京都小御所召开茶会,敕许宗易号利休,并与当年开放了自己的黄金茶室。
天正15年,可算是利休最得意的一年了。先后在秀吉的聚乐第建造了九间书院和一张半草席的茶室,实现了自己所推崇的简素清寂的茶道文化,并主持了当年10月在京都北野天满宫召开的大茶会。在这个宫廷茶会上,秀吉向正亲町天皇献茶受赐丰臣之姓,并拜领正一位关白之职。此次茶会代表着秀吉制霸天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在这个盛大舞台上的另一位主角千利休也确立了自己天下第一茶人的地位。同时也在政治上显示了作为秀吉亲信的力量。此后的10数年,是利休的黄金时代。
天正19年(1591),因大德寺山门事件,以及有人揭发利休倒卖茶器而牟取暴利,秀吉终于难以再容利休。是年2月13日,秀吉下令将利休幽闭在界,又在25日将其召回京都,命其自杀。28日,利休在聚乐第葭屋町的邸宅切腹自尽,生前留下一偈:人世七十,力围命咄。吾之宝剑,佛祖共杀。大意曰其身虽已老迈,然佛心自持以成正果,以小死而求永恒。
关于利休的死因众说纷纭,其中大德寺事件以及倒卖茶器事件通常被认为是其致死的重要环节。但私以为这些充其量只是利休之死的导火线。就如方广寺钟铭事件所引起的大坂之战一样,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德川家康真要灭丰臣氏难道会只为了一篇钟铭?从根本上导致利休之死的原因其实早就埋下。
经过在下整理分析认为大致有以下3点:其一,是秀吉政权内部的权力斗争。当时秀吉部下分为2派。以石田三成、前田玄以为代表的集权派,主张侵朝外扩。还有即是德川家康、蒲生氏乡等主张内治的分权派,而利休是属于分权派。2派之间集权派的呼声更高,但由于秀吉之弟秀长为了维护家中的团结而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但1591年,秀长病逝,2派平衡被打破,集权派得势,利休做为分权派的重要一分子,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排挤。加上嫉妒其地位的人亦非少数,不断有人挑拨是非而使得秀吉更加冷落利休。就在秀长死后的第四天,利休的弟子织田有乐斋受秀吉之命召开了茶会,但却排除了利休。
其二,是秀长死后随之而来的政治大方针的变化。利休作为一个界的豪商,在秀吉东征西讨的前期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持,拉拢利休就等于拉拢的界的商人们。但随着畿内、西国的平定,界的作用已经没有以往那么明显。到了秀吉确立侵朝计划后更是大大减弱。1587年,秀吉在箱崎招请博多的大商人神谷宗湛、岛井宗室等,召开了长时间的茶会。积极策划以博多为根据地的侵朝计划,此时界的商人已经完全不再是秀吉所倚赖的了。
其三,便是2者对于茶道本质的态度的差别。利休一生致力于茶道的发展,将村田珠光所提倡的“和汉”境界进一步升华,创造出“和、敬、清、寂”的茶道精髓,崇尚古朴简约。而秀吉却恰恰与之相反,追求一种极端奢华的风格,并不着重与茶道的内在。可以说秀吉之与茶道只是附庸风雅、欺世盗名的行为。当然,秀吉之所以会有这种思想,可说是其早年的景遇所致。
一个爆发户通常不是变的极端吝啬就是变的奢华,而秀吉就是属于后者。同时,利休的茶道还隐隐约约的包含着一种不受约束、不承认权威和秩序的精神,亦即是下克上的战国精神。这种精神若是由利休这样名闻天下的人有意无意的传播出去,那对作为统治者的秀吉是个极大的威胁。这种2人心理上巨大的裂痕就是秀吉必致利休于死地的理由。否则,即使利休失势不再得宠,秀吉也未必会对自己的茶道师匠下此毒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