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在位期间曾对中国和朝鲜发动过侵略战争,丰臣秀吉之所以发动战争,当然与他的扩张野心分不开,但是也是为了以武力征伐中的胜利来巩固摇摇欲坠的丰臣政权。然而丰臣秀吉显然低估了中朝的实力,最后因为他的死亡,这场侵略战争也以失败收场。
广袤的亚欧大陆的最东缘横陈着一组狭长闭塞的列岛,数千年来与大陆隔海相望。
此时,十六世纪的大明帝国已缓缓步入了垂暮之年,仅隔黄海的昔日“海东强国”朝鲜也已是承平日久,武备废弛,“不知兵二百余年矣”。这对君臣之国依然迷醉于虚假的浮华盛世之中。却不知,东面的“蕞尔小岛”上有一个虽显衰老却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地老人眼光犀利地窥视着它们。
这个老人就是出身于农民之子,一步步登上权力顶峰的传奇太阁丰臣秀吉。
自1467年的应仁之乱直至1615年的大阪夏之阵结束,这段历史被日本史学家称作“战国时代”,诸多势力、各路诸侯,无数豪杰、才士在这纷乱壮阔的舞台上抹下自己浓浓的一笔。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等级森严又盛行“下克上”的时代,一个农家子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攀上了乱世的巅峰。不可不谓是屌丝们的励志传奇。
战乱分裂的日本被秀吉暂时统一平定后,经济繁荣、兵力强盛,手下的大名们(诸侯)都是乱世拼杀出来的枭雄个个野心勃勃、摩拳擦掌,不满足于日本狭小的空间,都想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获得更大的建功立业的机会。
而能够平定乱世的丰臣秀吉说他毫无能力,那绝对是无人肯信的。但于卓越的能力相比,他的野心更是“无与伦比”。作为枭雄,征伐中国这么具有挑战性的“事业”,丰臣秀吉绝不会是头脑发热、一时冲动的任性之举,早在六年前正在进行国内统一战争,讨伐南九州的岛津氏时便指示临近朝鲜海峡的关西大名毛利辉元制造舟船,做好远渡朝鲜的准备,而在更早的时期,还是枭雄织田信长手下一员大将时,为了报答主公的知遇之恩,秀吉就说出了有朝一日臣要为主公图谋朝鲜,征服大唐(大明)的豪言。可见秀吉的大陆梦早已酝酿已久!
丰臣纵然再过豪情壮志,征服中国这个庞大帝国毕竟是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没有缜密的计划是万万不行的。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出兵之前肯定要去了解明帝国的内部情况,问谁呢,肯定是那些去过中国的人,一类是从事中日贸易的商人,一类是劫掠过中国东南沿海的倭寇。商人们反映说明朝官僚极其腐败,倭寇们则说明朝军队不堪一击。值得一提的是,东南地区曾发生过几十个倭寇登陆后击溃数千明军甚至攻到了南京城下的奇葩事,所以倭寇们大吹特吹,极言明军的无能。得到了这些信息,秀吉信心大增,更加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随后,秀吉把管白的职位让给了侄子丰臣秀次,自己被尊称为太阁。以名古屋为指挥大本营,在附近集结了关西大名们的约二十万军队,同时为了削弱非嫡系的关东大名,让他们出粮出钱并集结十万军队做后备队。
万历十九年(1591年),丰臣秀吉致书朝鲜国王:“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而直入于明使四百州溶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 面对日本的无理要求朝鲜因久事明朝而拒绝,并且义正言辞的抨击日本不识大体,猖狂荒谬。
对于朝鲜的“不识抬举”,秀吉大怒,大手一挥,下令征伐朝鲜。1592年4月,十六万大军随即渡过朝鲜海峡,战争的序幕陡然拉开。
那么,此时秀吉的真正对手大明帝国情况怎么样了呢。1592年是明朝的万历二十年,这年二月,致仕副总兵哱拜在宁夏起兵造反,顿时西北大乱,朝廷随即派大将李如松率领帝国最精锐的大军前往征伐。正当西北用兵之际,无暇东顾。可以说日本此时出兵运气极佳、时机极好。
朝鲜边军的疏忽麻痹导致釜山几乎不战而落,郑拨战死。小西行长所部近两万人首先在朝鲜登陆,四月十八日,加藤清正率第二军两万余、黑田长政率第三军一万余也踏上了朝鲜半岛。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下,仅仅四天时间,朝鲜东南梁山、东莱等要隘也尽皆失守。
日军分路直进,气势汹汹地北上,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二十四日,庆尚道重要城池尚州失守,消息传来,朝鲜国王李昖惊惶失措,虽然下令整兵防御,自己却已经做好了出逃的打算。
朝鲜仓促间组织起八千精锐,集结在京城东南方的乌岭山,想要据险而守,然而还没等完成布防,就被小西行长快速突破了。第二道防线设在乌岭东北方的重镇忠州,忠州背靠汉江,如果失守,则汉城南面就再无可以设防的要隘了。将军申昱整兵一万在此倚城固守,结果遭到三万日军的猛攻,最终全军覆没。
朝鲜共有三京,京城以北还有陪都开城,再北面的平安道还有平壤。日军攻陷京城后直趋开城,在开城南方的临津江初次受阻。日军伪作后退之势,引诱朝鲜军队追击,然后突然转身将其击溃,就此渡过临津江,又攻陷了开城。此后日军兵分两路,小西行长的第一军继续北上,占领了平壤,加藤清正的第二军则转向东北,攻克元山后即沿朝鲜半岛的东海岸前进,一直杀到鸭绿江边。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朝鲜三都被破、八道尽失,日军几乎占据了朝鲜全境。国王李昖一直逃到半岛西北方靠近中国边境的义州,后来担心日军兵锋太盛甚至于躲到了中国境内,然后频繁派出使节请求明朝出兵增援。
捷报传来,丰臣秀吉大为兴奋,狂妄地制定了继续进攻的计划,他打算先彻底吞并朝鲜,然后以朝鲜为跳板进攻明朝,把天皇迁到北京去,以周围十国(县)之地作为御用,让自己的养子丰臣秀次担任中国关白,封给百国(县)。此外,养子丰臣秀胜或宇喜多秀家统治朝鲜,另一个养子丰臣秀秋管理九州地区。日本本土,则由良仁亲王或智仁亲王接任天皇,在丰臣秀长的婿养子秀保或者宇喜多秀家两人中选择其一担任关白。等到真能攻灭明朝,统治中国,秀吉还打算以宁波为大本营继续进军天竺(印度)和南蛮(东南亚)。
面对日本的汹涌来袭,明朝大为震骇,在主和派与主战派的激烈辩论后得出了“关白之图朝鲜,意全在中国,朝鲜为国藩蔽,在所必争”的唇亡齿寒的结论,决定派军入朝讨伐不臣。
当年七月,明朝派辽东游击史儒率骑兵两千出征朝鲜,副总兵祖承训率骑兵三千随后跟进。结果由于明军轻敌在平壤附近几乎全军覆没,消息传来,明廷大惊,终于认识到了日本不可等闲视之,明军主力入朝只是时间问题了。
明朝以辽东总兵
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为大将,从全国范围内调集精锐,包括辽东兵一万,宣大兵一万六千,蓟和保定兵一万,还有御倭有经验的江浙兵三千,擅长山地作战的五千川军。
李如松率领这支精锐部队开入朝鲜,在一万朝鲜残兵的协助下,迅速攻克平壤,日军损失大半仓皇撤退。明军损失也很大,但他在平壤才休整了十天就匆匆南进,朝鲜官兵和各路义军与明军配合,很快就收复了开城及其以北被侵占的领土。元月二十四日,明军先锋查大受所部三千精骑南下京城,在京城西北方突然遭遇日军并被包围,展开激战,明军在援军来后以少敌多经过力战顺利脱离战场,这就是著名的“碧蹄馆之役”。
此战之后,双方南北对峙,战局陷入了僵局,四月十八日,在丰臣秀吉的命令下,日军全部撤出京城,次日李如松率中朝联军进城。五月十五日,李如松渡过汉江进至庆尚道东南部的庆州,此时,除全罗、庆尚两道的南部地区外,中朝联军已经收复了全部失地。
当年七月,李如松如约撤出朝鲜后双方使臣开展和谈,由于双方意见分歧巨大,谈判决裂。丰臣秀吉大怒,再次增兵朝鲜,战场形势再次白热化。尽管日军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由于朝鲜水军将领
李舜臣的优异表现,日军补给线被切断,后来在明军的打击下屡屡败退,日军形势越发艰难。
1598年八月十八日凌晨,
丰臣秀吉病逝于伏见城本丸的内室中。于是五大老开会商议后事,派遣德永寿昌、宫木丰盛等人渡海前往朝鲜的泗川,宣读秀吉遗命,要求各路日军即刻撤退回国。到了十一月二十五日,小西行长、岛津义弘、立花宗茂等人最后离开釜山,回归日本,标志着持续了整整七年的侵朝战争的全面败北。
秀吉的辞世句是:“如露降生,如露消逝,此即吾身。难波(指大坂城)之事,梦中之梦。”怀着对尘世的无限眷恋以及大陆梦想的无限遗憾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