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外国历史 > 日本历史 > 日本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文学发展概况:从汉文到假名的写作

日本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文学发展概况:从汉文到假名的写作

非我族类 2017-04-21
\

古事记
  日本文学的形成虽然从古代就开始了,但书面文学的出现却是在奈良时代,当时的日本文学家用汉文写作,成就以散文、诗歌为主,而日本的代表文学则是日本民族性作品出现的时期,这还要仰赖于假名的的发明。
  日本最早的书面文学开始出现是在奈良时期(710—793),代表作品有《古事记》、《日本书记》、《风土记》、《怀风藻》、《万叶集》等。
  《古事记》成书于712年,是当时的天皇为了发扬“邦家之经纬”令人修订的。虽然如此,它的价值主要还是在文学和史学成就上。此书第一卷记载了日本民族关于开天辟地、国家形成等神话和传说,还包括故事、古代诗歌等。作为日本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古事记》开拓了日本书面文学的创作天地。
  另一部重要作品《日本书记》,被认为是模仿中国的《汉书》和《后汉书》而写的正史《日本书》。因之撰写了“日本书”中的“帝王本纪”而得名。同时出现的是《风土记》,根据中国把地方志都称为“风土记”而得名。这三部作品成书年代相近,几乎都把神话、传说、诗歌等集于一身,表现了日本当时的历史与生活。
  这一时期,诗歌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成书于751年的《怀风藻》和稍后出现的《万叶集》。《怀风藻》是日本现存的最早的汉诗集。当时日本贵族阶级文化水平提高,写作汉诗成为富于教养的标志。《怀风藻》中的汉诗,内容上多是表现宴会、游览等宫廷之作,诗风上受中国六朝和唐初影响,几乎都是五言诗。由于其狭窄的宫廷视野和诗歌语言与形式的非民族性,《怀风藻》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远远不及《万叶集》。
  《万叶集》是日本的第一部和歌总集。为了与用汉字而写的诗歌——汉诗——相区别,日本人将用大和文字而写的诗歌称为和歌。《万叶集》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当于《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万叶集》中的作品包括短歌、长歌、旋头歌、佛足石体歌等四类。短歌有31个音节,分5句,分别是5、7、5、7、7。长歌句数不限,但常常后面附有反歌,以概括大意。旋头歌和佛足石体歌与短歌差别不大。《万叶集》中最重要的诗人是山上忆良,他的代表作《贫穷问答歌》开创了反映下层民众生活的新领域。《万叶集》中的诗歌题材广泛,除去和歌外,还有大量的描写戍边生活、爱情生活和农民生活的民谣。诗集显示了日本民族的艺术创造力,形成了日本诗歌的独特风格,在诗歌的创作精神上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到了平安时期(794—1192),汉文文学继续发展。平安的早期,由于假名文字的出现,日本也出现了具有民族性的作品,如物语、散文等形式的作品。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上出现了女性作家大放异彩的情况,这主要包括日记和随笔。由于平安时期虽然已经出现本民族的假名文字,但重视汉文化传统的日本贵族男子仍然崇尚汉文,女性则较少这方面的顾虑,这就为当时的女性作家的假名创作留下了一定的空间。最具说服力的证据就是第一部假名散文作品《土佐日记》(935)的作者纪贯之虽然是男性,但他仍然化用女名,按女子的口吻表述。第一部真正的女性散文作品是出身中层贵族的右大将道纲的母亲,她写了《蜻蛉日记》(约995)。此外的女性散文还有和泉式部的《和泉式部日记》(约1004),紫式部的《紫式部日记》(约1009)等。这些散文作品以女性的视野和角度,细腻描述了主人公个人的情感、遭遇以及丰富的内心感受,影响了后世私小说。随笔方面的代表作是清少纳言的《枕草子》。
  除去散文的高度发展,平安时期的最高成就体现在“物语文学”的出现上。平安的中后期,假名在贵族中开始广泛使用,这使得流传于民间的街谈巷议和已广为上层社会熟知的中国唐传奇、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得以在文学领域确立。本来是“语说故事”,现在从口头转为文字的记录或创作。
  日本的物语文学主要分为两类:一个是以《伊势物语》为代表的围绕和歌为中心的“歌物语”,另一个是以《竹取物语》为代表的富于传奇色彩的“传奇物语”。两者都是用假名文字写成,其中《竹取物语》明显受到唐传奇的影响,取材于《浦岛子传》和《羽衣天女》等民间传说。此后,“传奇物语”和“歌物语”逐渐合流,10世纪后期出现的《宇津保物语》是合流的过渡作品。11世纪初产生的《源氏物语》是这一时期物语文学的最高成就。它之后产生的一系列作品中,只有《今昔物语集》具有较高价值。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