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是如何推动日本经济近代化的:日本1880年经济政策
非我族类 2017-03-06
明治维新
1868—1881年的欧化时期,明治政府兴办的欧美式模范工厂、农场如同雨后春笋,出现在各地。同时,也产生了简单否定民族文化传统、民族自信心低落、崇洋思潮盛行,以及盲目照搬、照抄,好大喜功,领导机构重叠、政出多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明治政府不得不着手解决近代化政策的修正与调整问题。在经过了明治前十年欧美异质文化疾风暴雨般地猛烈冲击后,进入1880年代相对从容、选择性增强的民族化新阶段。
1880年代政策调整主要体现在:产业政策由注重政府包办的官营模范工厂、农场,转变为大力扶植、保护民间私营企业。技术引进政策由忽视国情的全面照搬,转变为结合实际、有选择地引进外国技术,注重寻求国外技术与民族产业之间的结合点。财政政策由通货膨胀方针调整为财政紧缩方针。殖产兴业指导部门由多元化转变为一元化。
模范工厂、农场在发挥示范作用的同时,也使政府背上了经营亏损的沉重财政包袱,因而需要将军工企业之外的国营企业民营化。1884年,明治政府撤销要价过高的1880年《工厂处理概则》,放宽条件,加大处理国营工厂力度。1884—1896年,以相当政府创业投资额1/3—1/5的低廉价格,可在22—55年内分批、无息偿还购买金等优惠条件,将20余家工厂处理给三井、三菱等政商。
通过上述产业政策调整,政府实现了多种预期目标。在政治上,将三菱等政商揽入政府怀抱,扩大了对抗民权运动的社会基础。政商由商业资本迅速向工商业资本转化,成为支持政府对外扩张的后盾。在经济上,调整了产业布局,形成了国营企业占据军火、电信、铁路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骨干部门,民营企业分担轻重工业部门的分工合作体制。在军事上,政府集中财力、物力,大力发展国营军火工业,加紧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全面扩军备战。
与此同时,国营军火生产厂也为民营企业提供机器、器具等生产手段。民营企业以廉价购买的官营模范工厂为基础,迅速发展。特别是纺织业,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了产销两旺。至1880年代中期,以轻工业为中心的产业革命涌动。政府扶植和保护民营企业的产业调整政策初见成效,日本资本主义的产业结构也因此而初步形成。
1878年,内务卿伊藤博文开始关注国营企业应该在技术和效益两方面发挥示范作用的问题。此后,内务省有意识地开展对本国工农业现状的调查研究,寻求国外先进技术与本国产业之间的结合点。1881年,农商务省设立,进一步集中各方面人才,在立足本国国情、经济效益、市场规则的基础上,依据日本工农业实际情况,继续对技术引进政策加以调整。
1870年代末期,明治政府财政收支失衡,货币发行量失控。1881年松方正义出任大藏卿,将紧缩财政、遏制通胀和回笼不兑换纸币,作为财政政策调整切入点。1882年创建国家央行日本银行。从1885年起,被可兑换的日本银行券逐渐取代的不兑换纸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回笼并统一销毁。随着政府财政收支进入良性循环,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步入正轨,产业革命兴起。
1881年,农商务省设立,接管此前多头分管的殖产兴业事务,统一主管农业、商业、工矿业、交通通信业务。殖产兴业新方针一反大久保利通时代兴业“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的政府包办、保护方针,强调“使人民打消过分依赖政府的念头,政府也应公平合理地实施广泛的保护”的新政策。农商务省制定政策、法规,协调公司之间和劳资之间的竞争、纠纷,既抓农工商大型产业,也指导传统的小规模手工生产的健全发展和对外贸易产业,地位重要并充满了活力。
1880年代开始的产业政策、技术引进政策、财政政策的调整和主管部门的一元化,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性的保障。从80年代中期起,政策调整的效果充分显现,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纺织、铁路、矿业等三大工业部门蓬勃发展,成为产业革命初潮的亮点。但由于银行业停滞不前,使发展农业、工矿业资金供应后劲乏力。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资本主义对战争掠夺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资料来源:《新编日本近代史》,宋成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关键词: 明治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