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逊十四点计划内容解析 威尔逊十四点计划实质
十四点计划
威尔逊十四点计划,顾名思义,具体内容就包括十四个点,其提出者为威尔逊总统。虽然威尔逊总统打着和平的旗号 ,但是这一计划仍然是以美国的利益为先的。通过对这一计划中的十四个点进行具体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一计划的实 质究竟是什么。
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后,便开始依凭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重新审视与世界的关系和对自己的定位。美 国意欲领导世界的政治诉求在经过深思熟虑后终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出台,这就是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 1918年1月8日向国会两院发表的“十四点计划”。本文将“十四点计划”分成四部分,就其具体内容略作阐释。
一、第一点到第五点为第一部分。其中心内容是建立一个全新的国际秩序,涉及公开外交、公海航行自由、贸易 平等自由、裁减军备和重划殖民地等。
“十四点计划”第一点是:“公开的和平条约,以公开的方式缔结,嗣后国际间不得有任何类型的秘密契约,外 交必须始终在众目睽睽之下坦诚进行。”美国在此表达了反对西方国家排斥美国的秘密外交。秘密外交是第一次世界 大战前夕及期间,帝国主义大国间以牺牲敌国和弱小国家的领土和利益来争取盟友而签订秘密协定的外交活动。1915 年的《伦敦密约》、1916年的《布加勒斯特条约》等都是秘密外交的产物。总体来看,大部分秘密协定均是欧洲各大 国间签署的。美国除了和日本在有关亚太问题有秘密外交外,基本还没有加入欧洲秘密外交的阵营。这也表明在一战 全面爆发前的国际局势中,美国尚未真正融入西方世界。然而,当美国于1917年正式参战后,秘密外交无疑是美国企 图领导战后世界的深海暗礁。因此,反对秘密外交便成了意欲领导战后世界的美国的当然选择。
第二点是:“各国领海以外的海洋上应有绝对的航行自由,在和平时期及战时均然,只有为执行国际公约而采取 国际行动时才可以封闭海洋的一部分或全部。”简而言之就是要求保障公海的航行自由。威尔逊总统在1917年4月2日 提请美国国会对德宣战的演说中这样说道:“这是一种与全世界各国为敌的战争。美国船已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 夺去,其手段令我们听到后大为激怒,而其他中立和友好国家的船舶和人民,也被用同样的手段击沉,淹没海底。这 里并不曾有任何区别。挑战是向全人类的。每个国家必须各自决定怎样去对付它。”威尔逊在此表达了他强烈反对中 立国人民和财产被侵害的行为。美国官方在对“十四点计划”的注解中也曾说道:“显然,此项建议的用意是,在这 样一类的战争中,必须保持中立国的权利不受交战国的侵犯。”因为事实上,美国在保持中立时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其一,美国的贸易,特别是与同盟国的贸易遭受重大损失。其二,在美国参战之前,曾有两艘客轮被德国鱼雷击沉 ,造成众多美国公民的伤亡。
第三点是:“应尽最大可能,消除所有同意接受和平及协同维持和平的国家之间的经济障碍,并建立平等的贸易 条件。”这里面至少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于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继续维护。“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 转向帝国主义阶段的重要政策之一,威尔逊总统继续秉承前几代总统的“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利益均沾”、贸易 平等。众所周知,“门户开放”政策最大的实施地是中国,而这一时期,日本大规模扩大在华权益。美国重提门户开 放,也许有与日本抗衡的成分在其中。“实际上,华盛顿会议重新确认‘门户开放’政策,就是对日本‘二十一条’ 的否定。”其二是呼吁西方各大国消除贸易壁垒。资本垄断进而造成贸易保护和贸易壁垒正是一战爆发的经济根源。 另外,20世纪头十年爆发两次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大国除了向国内外人民转嫁危机外,还通过关税保护政策、降低商 品价格、低息贷款等贸易保护手段,竭力挤进对方的势力范围,抢夺其原料和销售市场进行相互转嫁。
第四点是:“应采取充分保证措施,使各国军备减至符合国内保安所需的最低限度。”裁减军备是一战后世界主 要资本主义强国间的重要课题,一战的爆发,便与军备至关紧密。其主要表现在德国海军实力的大发展对英国的威胁 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两国间的军备竞赛使欧洲上空战云密布。斯大林曾说:“各资产阶级国家在疯狂地扩军备战和重整 军备。为了什么呢?当然不是为了闲谈,而是为了战争。”威尔逊看到了军备竞赛所带来的巨大灾难,希望一战结束 后各国裁减军备,保护彼此安全。这与他的理想主义外交理论中的“集体安全”之要义是吻合的。
第五点内容是:“关于世界各国对殖民地的权益的要求,应进行自由、开明和绝对公正的协调,并基于对下述原 则的严格遵守:在决定关于主权的一切问题时,当地居民的利益,应与管治权待决的政府的正当要求,获得同等的重 视。”一战本身就是世界上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间对殖民地重新划分的过程,美国也想通过这一过程获得更为广大的 殖民地。但是,威尔逊又十分重视殖民地人民与当地代管政府的声音,承认他们有政治上的自决权,这便是所谓的民 族自决。
二、第六点主要谈及了有关俄国的问题,可独立为一部分。一战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 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诞生后,各帝国主义国家都对其采取敌视态度,美国亦然,其国际主义的 外交思想强调意识形态的对立,试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于摇篮之中。美国对俄国的态度绝不如“十四点计划” 所说让苏俄“独立地决定她本身的政治发展和国策,并保证她在自己选择的制度下,获得自由国家的社会的诚挚欢迎 ;除此之外,并给予她可能需要和希望获得的各种援助。”实际上,“其(指威尔逊发表“十四点计划”,笔者注) 目的在于镇压全世界的革命运动,首先在于奴役和分割苏维埃俄国。”美国官员在对“十四点计划”的注解中曾说: “所谓俄国的领土,是否就是指原属于俄罗斯帝国的领土而言。显然不是的,因为第十三点规定波兰独立,这是一项 排除恢复俄罗斯帝国领土的建议。既然承认对波兰人的待遇是正当的,那么给予芬兰人、立陶宛人、拉脱维亚人,或 许还有乌克兰人以同样的待遇,也无疑必须承认是正当的。由于这种条件的系统提出,这些从属的民族就相继崛起。 ”其言外之意,无外乎在保证上述民族独立的形势下彻底孤立苏俄。
三、第七点至第十三点是第三部分。主要涉及一些国家的领土主权等问题,内容较为冗乱繁杂,兹概括之如下: 第七点意在要求在比利时的占领军撤出,保证其独立和主权完整;第八点是解决德法自普法战争以来有关阿尔萨斯和 洛林的领土争端,这两部分土地全部归还法国;第九点重新调整了意大利疆界;第十点着意于保障奥匈帝国治下各民 族之平等和发展权利;第十一点要求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占领军撤退,归还被占领土地,并确立巴尔 干国家政治及经济的独立和主权完整;第十二点是对奥斯曼帝国辖下的土耳其领土予以主权确立;第十三点则是建议 建立一个独立的波兰国家。对这一部分,有两点应该引起注意:首先是有关威尔逊民族自决的主张。威尔逊认为世界 各族人民均有自决权,有权宣布独立、自治或政府的组成形式,这一思想在“十四点计划”可找到很多体现。美国官 员在“十四点计划”注解中也表示:“还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没有提到卢森堡的地位问题。最好的解决办 法,似乎是由卢森堡人民自己自由选择。”在当时,民族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只有满足世界被压迫民族和弱小 民族的独立愿望,美国才能真正在世界大国博弈的舞台上博得一席之地并占据道义的制高点,进而成为世界领袖。威 尔逊的民族自决原则,正是要“通过迎合民族主义这一世界潮流,使‘世界皈依美国的原则’,实现全球政治安排, 为美国的经济扩张开路。”其次是美国对于中东地区的插手。中近东作为“三洲五海两洋”之地,历来是交通要冲, 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和波斯湾石油的被发现,中近东地区的战略价值更是居高不下,英德两国在战前对这一地区争 夺极为激烈,此时的美国也完全有可能觊觎该地,企图趁机扩大影响。另外,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第十二点中还 特意强调,“达达尼尔海峡应在国际保证之下永远开放,成为世界列国船只和商务的自由通路。”俄国在一战前曾意 欲控制土耳其海峡和巴尔干地区,并将黑海变成其内湖,巴尔干地缘争端还曾一度引起了波斯尼亚危机。威尔逊此番 表态,实际上是说,维护奥斯曼帝国之下各族人民的民族自决权力,是以保证达达尼尔海峡的自由通行为前提的,其 目的一在防止类似波斯尼亚危机的再度出现,二在对苏俄实行战略包围。如前文所述,波罗的海周围民族和东欧部分 民族的相继独立,使土耳其海峡成为俄国南下之唯一出路,而现在,威尔逊又将其堵死,美国对苏俄之真正用心昭然 若揭。
四、第十五点为最后一部分。其内容是:“必须根据专门公约成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联合组织,目的在于使大小 各国同样获得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相互保证。”这个“普遍性的国际联合组织”即是著名的国际联盟。可以说,提 出建立国联是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一整套构想的核心之所在,是美国重建战后国际体系计 划的主体,因为它是美国在全球发号施令的平台,是美国实现世界领袖梦想的保证和基础。同时,国联还“在人类历 史上第一次将安全机制扩大到全球范围,是第一个全球性的国际安全机制。”这又再一次反映了威尔逊有关集体安全 的理论要求。
从以上解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十四点计划”绝不是美国自己所标榜的世界和平纲领,而是掩盖在华丽辞藻下进 军全球领袖的宣言书。作为美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对“十四点计划”的深入研究,对于研究威尔逊主 义的内涵和美国的的全球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