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萧条倒奶的真相:并不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在作祟
要知道上世纪二三十年的牛奶行业,只有巴氏杀菌法,却没有无菌包装技术,牛奶最多可以在低温环境储存七天。根据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大萧条时期并非只有牛奶、橘子这些易腐败的商品被倒掉,奶牛、肥猪、绵羊这些生产资料也都被销毁了。而且,这一情况不仅仅在美国出现,而且还席卷到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同样,这些材料也都没有低价卖给穷人。
为什么?难道真的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在作祟?宁可暴殄天物也不“助人为快乐之本”?
其实并非如此,其实被倒掉的那些牛奶是卖不掉的牛奶,被杀掉的奶牛生前就是产那部分被倒掉的牛奶的奶牛。之所以被倒掉和被杀掉,是因为供给大于需求,而有效需求不足。当然,在此之前,供大于求的状态在美国持续了很久,因为信贷行业的发展导致这一问题看起来并不严重。
萧条是一个经济周期的最低谷阶段,是衰退的进一步恶化。在这个时期高失业率、低产出、低投资是主要表现,而促成上世纪初大萧条的逻辑起点很可能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异巨大。
这里有一张表,描述的是1923年~1929年不同阶层之间的净收入水平,以及处在该阶层的收入增长幅度。事实上,在1929年大萧条开始之前,全美有60%以上的家庭收入是低于2000美元的,而布鲁金斯研究所的经济学家们计算过, 维持一个家庭生存的必需品至少需要2000美元。
分配不公,收入不足,直接导致的就是有效需求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信贷消费就应运而火。和现在的信贷服务一样,对此有需求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刚脱离贫困线和中产家庭,因为信贷服务直接解决了前者的一般消费品需求和后者对于更高级的奢侈品的需求;而贫困线之下的家庭银行不会为其提供服务,富豪阶层更不需要这样的服务。
美利坚的车轮继续向前开动,股市飞涨,汽车遍布全国,“超前消费”似乎完美地解决了供大于求这一现状。更多的家庭消费了大量的牛奶,这让牧场主笑成了Uncle Sam,大叔们决定继续扩大生产,以实现全国人民的“美国梦”。
然而胡佛总统觉得有人在恶意投机股市,决定要打击一下。一系列货币紧缩政策下来,股市大跌、银行倒闭。
大量银行倒闭直接影响的就是幸存的银行不会轻易把钱借出了,信贷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冲击。信贷业务的缩减就会直接导致消费严重不足,有效需求直接打回原形,加上股市大跌让无数家庭资产缩水,实体经济崩溃造成无数工人失业,全国的消费能力大幅度地缩减。
当超额的供给遇到缩水的有效需求的时候,多出的部分无法成交。处理方式有三种:1.留作库存;2.低价出售;3.销毁。
1、对于牛奶这种易腐败的产品,显然留作库存不能保存;肥猪这种吃饲料的东西,留作库存显然会吃死资本家,因此第一条路不合适。
2、低价出售也不可能。
首先生产牛奶的一方面是农场主,但更多的则是农民。无论是农场主还是农民,他们都不是住在城里,而牛奶的主要消费群体则是城里的市民。所以选择低价销售牛奶,他们必须要将鲜奶运送到城里,但是对很多农场主和农民来说,低价出售牛奶的钱都不够运费。
举个例子,在纽约州,3.5%乳脂含量牛奶平均收购价(直接从奶农收购的价格)由1931年1月的每100磅2.25$,降到了1933年4月的每100磅0.99$。随后纽约州州议会调查委员会出示的报告显示,纽约州牛奶收购价已经低到无法维持奶农基本生活的水平,许多奶农就连生活必需品都买不起,而许多奶农以毕生积蓄投资的奶场可能都将付之东流。显然,降价带来的结果就是牛奶价格的整体下跌,卖得越多,赔的越多。同时,牛奶市场越来越小(原价出售牛奶时,虽然市场很小,但是还是存在的);当价格低到可以免费送给穷人的时候(或者穷人出运费),牛奶市场则完全消失,整个行业也就濒临崩溃。
3、销毁的是供给过量的牛奶,打算低价出售的牛奶。
所以,为了维持市场价格,奶农只能销毁供给过量的牛奶,甚至将多余的奶牛杀掉来维持一个均衡的牛奶供给量(毕竟倒掉牛奶也是需要成本的)。供需平衡的时候,牛奶的价格就可以保持不至于太低,从而保障大部分奶牛饲养者的利益。据资料显示,大萧条时期,奶农为了保持牛奶的收购价格,甚至会联合起来强行倒掉别的农场的牛奶以防止其低价出售,这听起来非常暴力并且违法,但在当时却维护了大多数奶牛饲养者的利益。
总结一下,大萧条时期的牛奶被倒掉的原因主要有二:
1、维持牛奶的价格稳定,保证奶农的利益;
2、保护牛奶市场。
所以,奶农在当时采取“倒奶”是无奈也是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