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外国历史 > 美国历史 > 尼克松深陷越战泥潭曾想用原子弹直接轰炸越南

尼克松深陷越战泥潭曾想用原子弹直接轰炸越南

非我族类 2017-08-24
\

尼克松
  根据最新解密的美国国家安全档案,越战末期,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曾经因为深陷越战泥潭曾用原子弹直接轰炸越南。当时,美国和北越在谈判桌上僵持不下,尼克松企图对苏联进行核讹诈,并且已经开始付诸行动,但苏联人的反应却让他的计划最终落空。
  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尼克松被“逼上绝路”
  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接过了越南战争这个烫手的山芋。当时美军在越南损失惨重,国内反战呼声日益高涨,但美国又不能这样灰头土脸地从越南撤军。如果抛弃了在越南的代理人,就会使美国的信誉严重受损,国际影响力也将一落千丈。所以尼克松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迅速而体面地从越南撤军,结束这场可怕的战争。
  当时,美国与北越代表已经开始在巴黎进行和谈,但双方代表针锋相对,谈判陷入了僵局。这时尼克松希望苏联能做通北越的工作,让后者在谈判桌前“通情达理”,与美国达成停战协议。他知道苏联对北越有着巨大影响力,北越部队装备的武器有相当部分来自苏联。
  2月17日,尼克松召见苏联驻美大使多布雷宁,暗示苏联如能说服北越与美国达成停战协议,美国将在美苏军控谈判中做出让步。与此同时,美国进一步发出武力威胁。3月17日,美军发动“早餐行动”,用B-52轰炸机对越共在柬埔寨的基地进行了大规模空袭。白宫想向北越表明,尼克松比他的前任更加强硬。
  然而,尼克松的威逼与利诱都没有起作用。北越在谈判桌上的态度依然强硬,莫斯科也不愿意帮这个忙,而此时美国国内的反战势力越来越强大。到了7、8月份,尼克松已经意识到必须在6—9个月内结束这场战争,否则自己的总统宝座有可能不保。但他的几位“军师”却对如何结束战争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国防部长莱尔德和国务卿罗杰斯希望加快撤军进度,将战争推给南越政府;但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和总统办公厅主任海尔德曼则坚决主张将军事行动升级,用武力把北越拉到谈判桌前。
  尼克松“疯子理论”出台,北越首都差点成“第二个广岛”
  基辛格的观点代表了尼克松信奉的“疯子理论”,即不惜滥用武力以达到遏制对手的目的。尼克松认为,如果北越相信美国会将军事行动升级甚至使用核武器,就会乖乖地做出让步。而且这种理论还会增加尼克松的“心理威慑力”,即让苏联和北越意识到他是“危险且不可预料的”。
  8月28日,基辛格向尼克松提交了他亲自制定的“越南应急方案”。参谋长联席会议照此制定了“修枝刀计划”,白宫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则称其为“鸭钩计划”。按照该计划,美军将加紧轰炸河内周围的军事和经济目标,在海防等港口布放水雷,并对北越东北部的交通线以及中越边境的通道和桥梁进行空袭。更让人吃惊的是,该计划甚至提出必要时可以使用战术核武器,以“给北越社会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失,从而导致其政权的崩溃”。
  但“鸭钩计划”遭到了莱尔德和罗杰斯的强烈反对。他们对它的效果表示怀疑,并且指出它将导致更激烈的反战风潮。在经过仔细权衡后,尼克松在10月初决定放弃“鸭钩计划”,北越首都河内逃过了成为“第二个广岛”的命运。尼克松本来已经决定在11月3日全国演讲时宣布重新轰炸北越,现在讲稿只能重写。
  一招不成,尼克松又冒出了对苏联进行核讹诈的念头。经过与基辛格的密谋,又一项规模庞大的计划成形了。10月6日,尼克松打电话给国防部长莱尔德,要求他命令美军采取一系列行动,一定要让苏联人觉察到美国正在提高战略核武器部队的戒备水平。基辛格还给尼克松支招说,在即将与苏联大使的会谈中,尼克松要暗示将在11月初做出某项重要决定,让苏联人绷紧神经。此外尼克松还要挑明:除非越南问题有实质进展,否则美苏关系将受到负面影响。
  美核力量全面开动,“全球核警戒”大戏登台
  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加强核警戒的行动,白宫里只有尼克松、基辛格、基辛格的助手海格、海尔德曼等人知道它的真正目的,五角大楼中也只有莱尔德及其助手珀斯利以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惠勒将军知情,甚至连国务卿罗杰斯都蒙在鼓里。这次行动的名称是“参谋长联席会议戒备测试”,目的就是对莫斯科进行核威慑,让后者明白只有帮助结束越战才对他们最有利。白宫还对这次行动提出了以下要求:必须让苏联人觉得“异乎寻常和十分重大”,但又不能让他们感觉受到威胁,行动不用向盟国通气,要对公众严格保密。
  10月10日,惠勒将军通知美军各大总部:为了检验美军在全球范围内与苏联对抗的战备水平,总统下令从13日到25日采取一系列加强戒备的措施。10月13日上午8点,这场“全球核警戒”的大戏正式拉开序幕。全球美军的战术和战略空军都暂停了飞行训练,以提高戒备等级。战略空军司令部所属的144架B-52、32架B-58战略轰炸机和189架KC-135加油机进入戒备状态。10月25日,战略空军司令部再次提高B-52的戒备水平,27日还实施了代号为“巨大长矛”的演习,让几架B-52带着真正的核弹飞越了阿拉斯加。与此同时,部署在世界其他地区的美军也纷纷“进入角色”。海军提高了“北极星”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巡逻数量;大批驱逐舰和护卫舰进入亚丁湾举行演习;“约克城”号航母编队在北大西洋集结;另外两支航母编队离开美国的母港,全速驶往西太平洋。驻欧洲的美国陆军则加强了柏林墙附近的监听和情报搜集活动。驶往北越的苏联舰船也被美机监视。似乎在刹那间,五角大楼已准备好在全球展开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尼克松对“剧情”的展开非常满意。
  苏联人没有反应,尼克松如意算盘落空
  为了掌握苏联人对这次行动的反应,参联会主席惠勒将军命令手下专门搜集这方面的情报,每天向他做专项汇报。10月17日,苏联驻美大使多布雷宁提出要与尼克松会面。基辛格高兴地认为核警戒试验对莫斯科产生了作用。但20日的会面却让他大失所望,多布雷宁压根儿没提美军的异常行动和越南问题。
  但白宫得到的情报显示,苏联人已经注意到了美军的异常活动。例如在亚丁湾附近的苏联军舰开始赶往那里,似乎想对美军活动看个究竟;10月21日,苏联的几架图-16“獾”式中型轰炸机飞到日本海,侦察美国航母编队的动向。多年以后,莱尔德在回忆录中称,美国情报机构监听到的苏联通信表明,苏联当局对美国人的动作表示“关注”,仅此而已。
  这种结果让尼克松和基辛格感到困惑和失望。10月30日,美国只好宣布警戒测试结束。美国人精心策划、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在全球范围内导演了一场心理战大戏,结果观众竟然一点儿反应也没有,真够让人郁闷的。
  一些历史学家解读说,苏联人之所以对尼克松的虚张声势没表情,是因为与古巴导弹危机时美国的动作相比,当时的美军行动不过是“小儿科”。另外,当时恰逢中苏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苏联人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了中苏边境,大批装备核武器的部队调往远东地区,根本无暇顾及美国人的“表演”,结果尼克松煞费苦心导演的大戏最终成了一场闹剧。
关键词: 尼克松 越南战争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