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冲击指的是什么 尼克松葬礼外交结果如何
非我族类 2017-06-16
尼克松
尼克松冲击
尼克松冲击,指的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对美国外交、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对日本政治、社会形成的“冲击”,是日本人的说法。尼克松冲击分为前后两次。
第一次
为摆脱越南战争时期美国社会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赤字的困境,减缓美元暴跌、大量黄金外涌的危机,尼克松政府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该政策对外采取了两项措施:放弃金本位,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和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从而导致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西方国家股价普遍下跌,严重损害了许多国家的利益,加剧了国际经济、金融的动荡。
美国政府的这一决定对日本的影响最为严重,故被日本金融界称之为“尼克松冲击”。
第二次
尼克松的“关岛主义”出台后,美国对外政策发生巨大转变,特别是要改善和中国的关系以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而一贯追随美国奉行反华政策的日本佐藤荣作政府对此却浑然不知。1971年基辛格来华访问,为尼克松访华做铺垫。这一事件直到公布前的最后一刻才通知日本政府,日本人深感被美国所抛弃。
这次事件导致佐藤内阁在外交上进退失据,被迫总辞。日本政坛和外交政策因此受到了了巨大冲击,称为第二次“尼克松冲击”。
尼克松葬礼外交
为了与中国建立直接的联系,尼克松也很费了番心思。在1971年的春天,他曾设想过利用宋子文丧礼的机会,通过邀请宋氏二姐妹赴美。来促成与中国高级官员的直接接触。
1971年4月25日,宋子文在美国旧金山病逝。正在戴维营渡假的尼克松获此消息后,提前返回白宫,立即授意与宋子文有关系的美籍华人尽快邀请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这三位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女性前来纽约参加宋子文的葬礼。这—方面可在人道主义上成全宋氏三姐妹再次相逢,同时也在外交上为其尽快叩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门找到捷径。因为尼克松知道,只有通过中美两国高层领导人之间的接触,才能谈得上改善两国关系。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尼克松于1971年4月26日特地向台北宋美龄发了唁电。这份唁电不仅使宋美龄感到意外.就连已经对美国不抱什么希望的蒋介石也为之一振,他要宋美龄借参加宋子文葬礼的机会再次施展其“夫人外交”的才能。
然而当宋美龄的专机刚飞到美国夏威夷上空时,却收到蒋介石“暂不飞纽约”的急电。凭多年的经验,宋美龄预感到一定发生了什么变故。她很快就在当天的《纽约时报》上发现了秘密:宋子文葬礼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宋庆龄女士将于近期前往纽约。二天后,蒋介石看出了美国急于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善关系的用意,同时又害怕这次葬礼是中共的“统战圈套”,苦劝宋美龄勿去纽约。宋美龄为了蒋介石又一次作出了牺牲,放弃了三姐妹再次相逢的一次良机,于4月30日返回台北。
不过当时尼克松最关心的还是宋庆龄能否来美国参加葬礼。其实宋庆龄是想去纽约的,外电也对此作了报道。遗憾的是在当时短期内无法解决她去纽约时所乘坐的包机问题而使此行搁浅。尼克松的“葬礼外交”未能如愿。
令尼克松感到欣慰的是,中国方面竞从小小的乒乓球上找到了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途径。尼克松以他几十年来锻炼出来的特有的政治敏锐,预感到中美两国之间即将有某个重大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