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奎琳对肯尼迪刺杀事件的回忆 肯尼迪刺杀事件的悬念?
彼岸花开 2016-04-29
刺杀事件
杰奎琳的回忆
突然一声脆响,像是汽车发动机逆火的声音。我的眼前蒙上了一层红雾。紧接着又是两响。杰克的身子像提线木偶似的一弹而起,又跌落在坐位上。他的脑浆迸溅到我的腿上。鲜血混杂着碎骨和肌肉组织喷射到我身上。杰克望着我,伸手捂着额头,表情错愕,似乎他只是觉得有点儿轻微的头疼。恐怖犹如巨浪袭倒了我。
他们要把我们全都杀死。一切都将结束。黑帮将把我们撕碎,将我们生吞活剥。我手里抓着杰克的脑髓。他已经去了。我拼命爬过去抓住车门把手。我必须出去。他们要把我们全都杀死。我必须自救。车子猛地一震,刹住了。我的脸撞在灼热的金属上,火辣辣地疼。有人抓住我的肩膀,把我摁回车里。
刺杀事件最没悬念的悬念是什么
肯尼迪是其中唯一一个一届没干满(只做了三年)就获此殊荣的总统。究其缘由,除了肯尼迪人长得帅、口才好外,最主要的是在他的带领下,美国成功渡过了古巴导弹危机—或者说得更准确些,赢得了这场危机。正是由于肯尼迪坚强的性格和软硬兼施的高超手腕,苏联最终以所有舰船、潜艇接受美国核查这样屈辱性的条件,从古巴撤走了所有导弹。
这样一个总统,没倒在苏联人的压力下,却在美国国内被刺杀了。更蹊跷的是,被指控为凶手的嫌疑犯案发两天后,在数百警察的看护下,被人走到跟前用手枪抵住胸口射杀,死前的遗言是“我是替罪羊”。那个杀死凶手的凶手,则自知不久于人世,一年多后死于晚期肺癌。如此一来,该案彻底成了“无头案”,在之后的半个世纪里,虽然被复查了多次,每次调查组得出的结论却基本雷同:先开宗明义地承认“这很可能是一场阴谋”,然后就开始啰嗦:肯定不是苏联人干的,也不是古巴人干的,更不是恐怖分子干的……但究竟是谁干的,官方始终讳莫如深。
既然官方明显在“磨洋工”,美国民间各八卦团体就忙活开了,凶手版本从玛丽莲·梦露到51区的外星人一应俱全。但要说起真正靠谱的猜测,恐怕只有一个—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和美国军火商。
副总统杀了总统,约翰逊杀了约翰,这个说法听起来有些惊世骇俗,但思路其实非常简单,谁能从这场凶案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呢?约翰逊当然算一个,因为总统一死他就能从原先“打酱油”的副总统接班干总统。肯尼迪任内对苏推行的是一套“和平遏制”政策,这让在二战和朝鲜战争中已经养成“发财惯性”的军火商非常不爽。相比之下,林登·约翰逊上台伊始就急不可耐地扩大越战的政策,显然“可爱”得多。肯尼迪遇刺的达拉斯市是美国军火之乡得州首府等背景,似乎也在暗暗牵起这条逻辑链。
肯尼迪遇刺至今半个世纪了,很多该案当年的保密材料被解密,但最具爆炸性的还是卡罗琳在从政前公布的一份录音。该录音显示,卡罗琳的母亲、原第一夫人杰奎琳在案发后不久,就指名道姓地指控约翰逊和“他的南方商业伙伴”刺杀了自己的丈夫。即便如此,在司法程序严格而定罪谨慎的美国,这个说法恐怕永远只能成为一个最公开的秘密、一个最真实的假说。
肯尼迪,这位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总统,为美国人民挡住了苏联的导弹,却没为自己挡住同僚射出的子弹。他的死,成为美国另一场灾难的预演—几年后,当整个美国在越战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时,美国人用这次史上最大的信仰危机,换来了一个肯尼迪至死不悟的教训—与“敌国”在家门口架起的那几枚导弹相比,国内政治野心家和既得利益者的贪欲,对一个国家来说才是更大、更现实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