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外国历史 > 其他国家 > 伊丽莎白女皇:俄罗斯帝国的瑰丽和浪漫

伊丽莎白女皇:俄罗斯帝国的瑰丽和浪漫

非我族类 2018-02-05
\

 
  偶然继位的安娜一世不仅没能在治理国家中取得成绩,而且对政务莫不关心,在统治俄国10年之后安娜一世去世,两个月大的伊凡六世即位。但当时的伊丽莎白深受改革派的青睐,于是在一场宫廷政变后,伊丽莎白顺利登基。彼得大帝为了让俄国成为欧洲强国早已做好了各项准备,在经过16年的混乱期之后,俄国急需一个人重新恢复彼得一世时的秩序,并将俄国带入强国之列,这个人就是伊丽莎白女皇。
  在欧洲的君主中,提到伊丽莎白这个名字,一般想到的是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和二世,实际上还有一位,那就是俄罗斯女沙皇伊丽莎白。她在位的二十年(1741-1761年),是俄罗斯极尽享乐与奢华的时代,这与当时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法国有关。
  属于法国的时代
  18世纪,法语取代拉丁语成为欧洲上流社会和外交用语,“太阳王”路易十四统治期间励精图治,大力发展重商主义,勇于开疆拓土,法国在他的带领下成为当时欧洲最为强大的国家,法语同一系列代表着法国软实力的物质文化价值观一起,迅速席卷整个欧洲,这里面包括影响了后来法国大革命及近代欧洲国家制度建立的启蒙思想,奢华享乐的法国宫廷文化及生活方式,珠光宝气精致繁复的洛可可艺术及表现在服饰服装、绘画建筑、家具设计等无处不在的文化渗透。
  处于东西文化交汇处的俄罗斯,自然也难以排除在外。沙俄自伊丽莎白的父亲彼得大帝(即彼得一世)开始,全面实行西化改革政策,彼得作为改革的践行者和总设计师,在从欧洲留学归来广泛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之后,自上而下的推行“一切向西看”的政策措施。他颁布法令,强制俄罗斯上流社会广泛学习欧洲的语言文化,社交礼仪和生活方式,反对传统落后的斯拉夫文化,聘请欧洲的能工巧匠前往俄罗斯并提供给他们优厚的待遇条件。
  彼时,正是以伏尔泰、狄德罗、卢梭为代表的法国启蒙思想引领欧洲思想潮流的时代,为了脱掉落后的帽子,追赶先进的欧洲文化和生产力的发展,为了实现将俄罗斯发展成为欧洲强国的大国梦想,为了模仿法国巴黎的法国科学院以建立俄罗斯科学院的需要,法语及其代表着欧洲当时最先进物质文化生产力的法国文化开始在俄罗斯的上流社会风靡起来。
  伊丽莎白女皇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1709年12月,伊丽莎白出生之日,正值彼得一世从波尔瓦塔战役凯旋归来。波尔瓦塔战役隶属俄罗斯和瑞典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的北方战争中最为决定性的一役,彼得一世在这次战役中彻底终结了瑞典的强国地位。伊丽莎白的名字来自法语化词汇Лизетка,与象征着胜利与荣誉,在北方战争期间由彼得一世和造船师们共同设计的16门什尼亚瓦型帆船——第一艘作为俄罗斯海军的船名字相同,它在俄罗斯与西方强国们争夺海权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女皇自幼接受法国宫廷文化教育,精通法语,喜爱法国文学,有不俗的艺术品位,她热爱戏剧、芭蕾、化妆舞会和当时在法国上流社会流行的一切华丽精美的奢侈品和时尚。这些都为她以后的执政风格奠定了鲜明的“法国style”,开启了俄罗斯帝国最为恢弘奢华的黄金时代。
  命运的宠儿
  伊丽莎白自出生起并不是被当做皇室继承人来培养的,唯一具有合法继承权的皇储是彼得一世和前妻所生的儿子阿列克谢。由于彼得常年征战劳累不堪,加之代表旧贵族利益反对改革的传统派支持皇储,彼得对阿列克谢日渐生疑并将其投入监狱。1718年,阿列克谢死于狱中。同时,彼得与叶卡捷琳娜所生的几个儿子也相继夭折,不得已彼得一世于1722年颁布新继承法,废除长子继位的原则。三年后,彼得大帝于劳累交加中逝世。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三朝权臣缅希科夫,他是彼得大帝改革期间的得力助手,左膀右臂,最高枢密院院长和陆军元帅,享有除彼得大帝之外的最高权力。正是在他的扶持之下,伊丽莎白的母亲叶卡捷琳娜一世和彼得大帝的孙子彼得二世(阿列克谢的儿子)相继上位。1727年9月,缅希科夫被禁卫军和代表传统保守势力的老贵族联手推翻,他们把持年幼无知的彼得二世签署谕旨,将缅希科夫一家流放至西伯利亚。
  1730年,彼得二世死后无嗣。由传统派所扶持的彼得大帝同父异母的哥哥沙皇伊凡五世的次女、库尔兰公国大公安娜一世继位。安娜被称为俄罗斯帝王中的“偶然”,其实质是代表俄罗斯传统保守势力的贵族不希望由代表改革派势力的伊丽莎白登基。安娜一世在位十年,她品味低俗,经常请小丑到宫廷表演,对政务漠不关心,管理国家的主要是她的情人德国人比龙和一群德国顾问。同时,她对伊丽莎白怀有嫉妒之心,深恐伊丽莎白会夺去自己的地位,先是消减了伊丽莎白的生活经费,接着有传闻说她要将伊丽莎白送去修道院。安娜一世死后将帝位传给自己的甥孙,两个月大的伊凡六世于1740年10月即位,被称为幼帝。
  虽然年轻时的伊丽莎白对政治毫无兴趣,但这十几年来,她开朗随和的性格为她赢得了大量禁卫军和缅希科夫留存势力的改革派的支持,这些人希望恢复彼得一世时的秩序,随后成为宫廷政变的主要力量。1741年12月,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伊丽莎白结束了为期16年的混乱期,正式登基成为女皇。
  迈入西方强国之列
  如果说彼得大帝给后人留下的是将俄罗斯发展成为欧洲强国的强国梦,那么正是伊丽莎白女皇开始,俄国的大国地位才真正开始一点一滴地得到实现。
  伊丽莎白女皇上台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留存在俄国统治阶层的西方势力驱逐出去,进一步加大贵族的利益和权力,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先是在第六次俄瑞战争中将瑞典收为自己的附属国,接着于1757年加入到普鲁士与奥地利争夺西里西亚的战争之中,同法国和奥地利联盟对付普鲁士。原因非常个人,那就是伊丽莎白极其厌恶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
  1756年,驻俄国的英国外交官写道:“伊丽莎白女皇不喜欢腓特烈二世的三个方面分别是:一,他不信宗教;二,他不和自己的妻子一起生活;三,他未被加冕。”最让她无法忍受的是腓特烈带有侵略性的、冷酷的和决绝的性格。同时,腓特烈二世也非常不喜欢伊丽莎白女皇。于是后人戏谑地编了一个关于“三条裙子”的段子,即腓特烈二世把伊丽莎白、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雷西娅与法国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帕杜夫人称为“三条裙子的友谊”而惹怒伊丽莎白,于是俄罗斯就这样因为女皇个人的任性而卷入七年战争。
  无论事情的起因究竟如何,从结果来看当时的俄罗斯对外面临着两个基本任务:第一,与西方强国争夺并巩固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利益;第二,解决波兰问题,连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伊丽莎白女皇在位期间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尤其是在七年战争中屡次打败腓特烈二世,彻底解除了普鲁士在波罗的海沿岸对俄罗斯造成的威胁。
  七年战争(1756-1763年),黄色为普鲁士及其盟国,淡紫色为俄罗斯、法国、奥地利为主结成的同盟,斜线部分是战争发生区域。
  第二个问题则在继任者叶卡捷琳娜二世时得到了解决,她罢黜自己的丈夫彼得三世,在七年战争中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和教训的众将领们在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三次瓜分波兰,两次击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吞并克里米亚获得黑海出海口,俄国的领土从三百多万平方公里迅速扩展至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将整个欧亚大陆的北方收编入自己囊中,开启帝国时代。
  伊丽莎白统治的“法国style”
  俄语中有一个词“галломания”,意为18世纪到19世纪初在俄罗斯社会中出现的一种畸形文化,即对法国的东西不加批判地移植过来的一种“崇法”现象。伊丽莎白时期大体延续了彼得一世的西化改革政策,这个时期,法语取代斯拉夫语成为上流社会的主要语言,贵族家庭开始流行聘请外语家庭教师,法国上流社会流行的奢华繁复的服饰时尚、家居艺术,极尽享乐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更是席卷整个俄罗斯。
  俄罗斯生活的外国人描述说,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居民中“整天都在讨论喜剧,歌剧,幕间曲,化妆舞会或其他类似的娱乐活动”。更为有趣的是,伊丽莎白女皇于1749年颁布指令:“宫廷每周午后必须要有音乐,周一是舞蹈音乐,周三是意大利的音乐,周二和周五上演歌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也是经由她开始进入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她还下令建立了一批剧院,亲自规定俄罗斯妇女的着装及礼仪规范,要求她们正式进入以前只能由男士参与的社交场合,挑战了东正教的传统价值观,提升了妇女地位。
  宫廷化妆舞会
  伊丽莎白女皇还于1755年下令创建莫斯科大学,1757年设立俄罗斯的第一所皇家美术学院,并给莱蒙诺索夫和其他俄罗斯文学、科学家们以资金支持。俄罗斯在随后的19世纪出现了众多著名的文学家和科学家都与这一时期的政策推动有关。
  此外,伊丽莎白统治时期由西欧聘请过来的建筑师和本土的匠人们共同建成了一批俄罗斯建筑史上的杰作——冬宫、斯莫尔尼宫、皇村,被称为伊丽莎白的巴洛克时代。如今透过这些精美而华丽的建筑,我们也能一窥帝国当年的繁荣。
关键词: 伊丽莎白女皇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