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比斯圣军的的历史 同性恋军队的诞生和消亡
公元前378年,古希腊城邦底比斯的将军高吉达斯创建了一支很特别的军队,即底比斯“圣军”,它由300人(150对)组成,士兵们是从底比斯的各个军团里面挑选出来的,而且这些士兵皆出身贵族。挑选的标准是:同性恋、恋人关系、战斗力强悍。经过这三项条件,能选出300人,也反映出底比斯军队中的同性恋非常普及。圣军的一位指挥官曾说:“同一氏族或同一部落的人在危急时刻很少互相帮助,一个军团应该将相爱的战士编在一起,这样才能组成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部队,因为一个人是绝不愿在爱人面前丢脸的,而且他会为了保护所爱的人牺牲自己的性命。”
高吉达斯将他们单独组成一个军团,让他们互相宣誓忠于爱情与友谊,作为辅助其他军团的精锐部队使用,后来被定位成先锋部队。
一战成名
公元前371年,称雄希腊的斯巴达城邦国王翁布罗特,率1.1万大军征伐底比斯。那个时期,希腊正处于“重装甲步兵”的鼎盛时代,通过独特的“斯巴达军事教育”训练出来的斯巴达军队战斗力极强,擅长“震慑冲击战术”,这一战术关键在于作战时必须保持完整的队形前进,以保证军队方阵中所有的长矛同时冲入敌人的正面,从而一举冲垮敌阵。
当时底比斯全国军队只有7500余人。针对斯巴达军厉害的“震慑冲击”战术,底比斯统帅伊巴密浓达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斜形战斗队形”,以阻挡敌军的长矛冲击。这个新阵型中,“圣军”将发挥“撒手锏”作用,迅猛攻击敌人的右翼,迫敌出现混乱,而主力则趁机进攻。
8月5日,双方在留克特拉地区按各自的战法部署阵势。会战开始后,斯巴达统帅命令全军向左旋转队形,企图与底比斯军保持平行状态后实施长矛攻击。可是不等对手排好队形,“圣军”就发起了攻击。斯巴达军右翼没有料到这一着,一时不知所措,顿时被冲击得队形大乱。这时,伊巴密浓达命令主力全线出击。正在调整部署的斯巴达军顿时被打得首尾难顾,全线崩溃。底比斯军乘胜追击,歼敌2000余人,不仅保卫了国家安全,还几乎结束了斯巴达在希腊世界的霸业(公元前362年,伊巴密浓达率底比斯联军在曼迪尼亚战役中再次打败斯巴达联军,使用的仍是“斜形战斗队形”,斯巴达彻底被打败,但伊巴密浓达也战死)。
兴盛
“圣军”在留克特拉战役中一战成名,此后40年间,凭借伊巴密浓达创立的“斜形战斗队形”,以“圣军”为尖兵的底比斯军队鲜有败绩。但是,“圣军”最终还是没逃脱覆灭的命运,而这似乎也是注定的,因为消灭它的人和底比斯息息相关,他就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也就是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
腓力二世15岁时作为年幼的王子,被带到底比斯当人质,在那里待了3年,与“圣军”有过长时间的亲密接触,非常了解这支部队的战法。腓力二世回国继位后,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职业部队,迅速扩张,意图控制希腊全境。底比斯和雅典为了抵御马其顿,组成了联盟。
消亡
公元前338年,决战在喀罗尼亚展开。在战役开局时,雅典联军两侧有自然屏障保护,可谓毫无破绽。但腓力二世带领近卫骑兵率先发起进攻,随后又且战且退,有效调动雅典军团,让它紧追不放,使得联军侧翼暴露。这时亚历山大发起了致命一击,在号角声中,他率部突入雅典方阵右侧,雅典阵营很快崩溃。然后亚力山大的骑兵绕到底比斯军团后,向压阵的精英部队“圣军”发动进攻,以期将这300人全部歼灭,好打击联军的士气。在敌人优势骑兵面前,“圣军”毫不畏惧,进行了艰难的拼杀,直至全部死亡。“圣军”惨败后,雅典联军全线溃退。
喀罗尼亚战役三年后,因误信亚历山大大帝被刺杀的谣言,底比斯起兵反抗马其顿,结果亚历山大镇压起义,并毁灭了这个城邦,底比斯人不是被杀戮便是被俘为奴隶,底比斯不再存在,“圣军”也从此消失。